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(1118個)
-
921
先聲奪人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shēng duó rén
- 成語解釋:
-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
-
922
咸酸苦辣
- 成語拼音:
- xián suān kǔ là
- 成語解釋:
- 指四種口味。比喻各種世態人情滋味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張岱《老饕雋序》:“蓋咸酸苦辣,著口即知。”
-
923
席上之珍
- 成語拼音:
- xí shàng zhī zhēn
- 成語解釋:
- 筵席上的珍品。比喻至美的義理或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 儒行》:“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。”
-
924
相提并論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tí bìng lùn
- 成語解釋:
- 相提:相比;相對照;并:一起;并列;論:談論;對待。把兩個人或兩件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相提而論,是自明揚主上之過。”
-
925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,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
- 成語解釋:
-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乎!’”
-
926
刑天爭神
- 成語拼音:
- xíng tiān zhēng shén
- 成語解釋:
- 刑天:神話人物。刑天同天帝爭奪神位。比喻大無畏的精神
- 成語出處:
- 《山海經·海外西經》:“刑天與帝至此爭神。帝斷其首,葬之常羊之山。”
-
927
小往大來
- 成語拼音:
- xiǎo wǎng dà lái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人事的消長,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泰》:“泰,小往大來,吉、亨,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。”
-
928
洗心革面
- 成語拼音:
- xǐ xīn gé miàn
- 成語解釋:
- 洗心:消除邪惡的思想;革面:改變舊的面目。比喻徹底悔改;重新做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洗心而革面者,必若清波之滌輕塵。”
-
929
徙薪曲突
- 成語拼音:
- xǐ xīn qǔ tū
- 成語解釋:
- 搬開灶旁柴禾,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。本謂預防火災。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,防患于未然。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人為徐生上書曰:‘臣聞客有過主人者,見其灶直突,傍有積薪,客謂主人,更為曲突,遠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主人嘿然不應。俄而家果失火,鄰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。于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人為徐生上書曰:‘臣聞客有過主人者,見其灶直突,傍有積薪,客謂主人,更為曲突,遠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主人嘿然不應。俄而家果失火,鄰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……”
-
930
惺惺惜惺惺,好漢惜好漢
- 成語拼音:
- xīng xīng xī xīng xīng,hǎo hàn xī hǎo hàn
- 成語解釋:
- 惺惺:指聰慧的人。聰明人愛惜聰明人,好漢珍惜好漢。比喻同類的人互相愛惜、同情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9回:“古人有言:‘惺惺惜惺惺,好漢惜好漢。’量這一個潑男女,腌臜畜生,終作何用!”
-
931
香消玉殞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xiāo yù yǔn
- 成語解釋:
- 香、玉:舊時文人用來指女子;殞:墜落;比喻死亡。 比喻美女夭亡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30回:“香消玉碎佳人絕,粉骨殘軀血染衣!”
-
932
先憂后喜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yōu hòu xǐ
- 成語解釋:
- 憂慮在天下人之先,歡喜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
- 成語出處:
- 元·賈仲名《蕭淑蘭》第二折:“您穩放著個先憂后喜,我空懷著個有苦無甘。”
-
933
心有靈犀一點通
- 成語拼音:
-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。現多比喻雙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。靈犀:古人說犀牛是一種靈獸;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尖通向頭腦;感應靈敏;所以稱靈犀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商隱《無題》詩:“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”
-
934
羞以牛后
- 成語拼音:
- xiū yǐ niú hòu
- 成語解釋:
- 牛后:牛的肛門,比喻從屬的地位。指不愿處在從屬地位,為人牽制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阮瑀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》:“昔蘇秦說韓,羞以牛后,韓王按劍,作色而怒。”
-
935
興妖作孽
- 成語拼音:
- xīng yāo zuò niè
- 成語解釋:
- 妖魔鬼怪到處鬧事作亂。比喻小人興風作浪,為非做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瞿佑《剪燈新話 永州野廟記》:“此物在世已久,興妖作孽,無與為比。”
-
936
象牙之塔
- 成語拼音:
- xiàng yá zhī tǎ
- 成語解釋:
- 指主張“為藝術而藝術”的資產階級文藝家脫離社會現實的個人幻想的藝術境界。也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知識分子的小天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集外集拾遺 關于知識階級》:“現在比較安全一點的,還有一條路,而不做時評而作藝術家,要為藝術而藝術。住在‘象牙之塔’里,目前自然要比別處平安。”
-
937
言不及私
- 成語拼音:
- yán bù jí sī
- 成語解釋:
- 言談之中不涉及個人私事。比喻為官忠心,一心為國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王湛傳》:“臨終,與謝安、桓沖書,言不及私,惟憂國家之事,朝野甚痛惜之。”
-
938
玉尺量才
- 成語拼音:
- yù chǐ liáng cái
- 成語解釋:
- 玉尺:玉制的尺,舊時比喻選拔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。用恰當的標準來衡量人才和詩文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白《上清寶鼎》詩:“仙人持玉尺,度君多少才;玉尺不可盡,君才無時休。”
-
939
一床兩好
- 成語拼音:
- yī chuáng liǎng hǎ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夫婦兩人情投意合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曾慥《高摘漫錄》:“一床兩好世間無,好女如何得好夫,高卷珠簾明點燭,試教菩薩看麻胡。”
-
940
鴉巢生鳳
- 成語拼音:
- yā cháo shēng fèng
- 成語解釋:
- 烏鴉的窩里生出了鳳凰。比喻貧苦人家培養出了才化的人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僧問:‘如何是異類?’顯端曰:‘鴉巢生鳳。’”
*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