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(1118個)

    961

    一國三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guó sān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公: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。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喻事權不統一,使不知道聽誰的話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五年》:“一國三公,吾誰適從?”
    962

    引鬼上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guǐ shàng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招來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吾本等好意,卻叫得‘引鬼上門’,我而今不便追究,只不理他罷了。”
    963

    以瞽引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gǔ yǐn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讓盲給盲引路。喻讓愚昧無知的去引導愚昧無知的,只能使其更加迷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太平天國·洪秀全《原道覺世訓》:“怪佛老之徒出,自中魔計,以瞽引瞽,訛以不可知之事,以售己詐……兼之魔鬼入心,遂造出無數怪誕邪說,迷惑害累世。”
    964

    衣冠優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guān yōu m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秋楚相孫叔敖死后,兒子很窮,優孟穿戴了孫叔敖的衣冠去見楚莊王,楚王受到感動。喻假扮古或模仿他。指登場演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上卷:“衣冠優孟,最易動,而淫戲靡靡,有聲有色。”
    965

    眼高于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gāo yú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眼光天還高。喻高傲自大,目中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66回:“你們這一班軍裝大買辦,平時眼高于天何嘗有個朋友在心上!”
    966

    一毫不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háo bù q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毫:一根毫毛,喻極小的事物。連一根毫毛那樣小的東西都不拿。形容為廉潔,不沾便宜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洪邁《容齋三筆·賢士隱居者》:“周日章,信州永豐。操行介潔……非其義一毫不取。”
    967

    陰魂不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hún bù s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壞、壞事雖已清除,但不良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我一合眼就看見周大貴,大概是他陰魂不散,咱們要替他……”
    968

    養虺成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huǐ chéng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縱容敵,聽任其強大起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 吳語》:“為虺弗摧,為蛇將若何?”
    969

    猿鶴蟲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hè chóng sh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戰死的將士或死于戰亂的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葛洪《抱樸子》:“周穆王南征,一軍盡化,君子為猿為鶴,小為蟲為沙。”
    970

    玉毀櫝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huǐ dú z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因主管員失職而造成重大損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虎兕出于柙,玉毀櫝中,是誰之過與?”
    971

    羊狠狼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hěn láng t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狠:兇狠。原指為兇狠,爭奪權勢。后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因下令軍中曰:‘ 猛如虎,很如羊,貪如狼,強不可使者,皆斬之。’”
    972

    與虎謀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hǔ móu p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和老虎商量;要它的皮。喻跟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去商量損害他利益的事;絕對辦不到。后多指要惡放棄自己的利益;純屬幻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太平御覽》第208卷引《符子》:“欲為千金之裘,而與狐謀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。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    973

    一虎難敵眾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hǔ nán dí zhòng q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只老虎打不過一群狗。喻一個的本事雖高,但打不過對方
    成語出處:
    974

    與虎添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ǔ hǔ tiān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翼:翅膀。替老虎加上翅膀。喻幫助壞,增加惡的勢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逸周書·寤敬篇》:“毋為虎傅翼,將飛入邑,擇而食之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:“今乘萬民之力而反為殘賊,是為虎傅翼,曷為弗除。”
    975

    以荷析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hé x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古有言曰:‘其父析薪,其子弗克負荷。’”原謂父親劈柴,兒子不能承受擔當。后以“以荷析薪”喻繼承父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古有言曰:‘其父析薪,其子弗克負荷。’”
    976

    養虎遺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hǔ yí 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遺;留下;患:禍患。養著老虎;留下禍患。喻縱容壞;給自己留下后患。也作“養虎留患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楚兵罷食盡,此天亡楚之時也,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。今釋弗擊,此所謂‘養虎自遺患’也。”
    977

    要害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o hài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害:體上能致命的部位,喻軍事上處于至關重要位置的地方。多喻軍事戰略要地。亦作“要害之處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獲《隋唐演義》第83回:“凡東北一帶要害之地,皆其統轄,聲勢強盛。”
    978

    養虎自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hǔ zì n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嚙:咬。養老虎,咬傷自己。喻縱容敵而自受其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》:“養虎自嚙,長虺成蛇。”
    979

    引虎自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hǔ zì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引:招引。引來老虎,保衛自己。喻企圖依仗惡,結果反受其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三回:“嚴顏在巴郡,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,拊心而嘆曰:‘此所謂獨坐窮山,引虎自衛者也!’”
    980

    養虎自遺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hǔ zì yí h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縱容敵,自留后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楚兵罷食盡,此天亡楚之時也,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。今釋弗擊,此所謂‘養虎自遺患’也。”
    *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