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(1118個)
-
881
為虺弗摧,為蛇若何
- 成語拼音:
- wéi huǐ fú cuī,wéi shé ruò hé
- 成語解釋:
- 虺:小蛇;弗:不;摧:消滅。小蛇不打死,大了就難辦。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,必有后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·吳語》:“夫越王好信以愛民,四方歸之;年谷時熟,日長炎炎,及吾猶可以戰也。為虺弗摧,為蛇將若何?”
-
882
為虎傅翼
- 成語拼音:
- wèi hǔ f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傅:通“附”;翼:翅膀。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幫助壞人,增加惡人的勢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逸周書 寤敬》:“無為虎傅翼,將飛入邑,擇人而食。”
-
883
為虎添翼
- 成語拼音:
- wèi hǔ tiān yì
- 成語解釋:
- 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幫助壞人;增加惡人的勢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劉備梟雄,久留蜀而不遣,是縱虎入室矣。今更助之以軍馬錢糧,何異與為虎添翼乎?”
-
884
為虎作倀
- 成語拼音:
- wèi hǔ zuò chāng
- 成語解釋:
-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
- 成語出處:
- 孫中山《革命原起》:“有保皇黨發生,為虎作倀,其反對革命,反對共和。”
-
885
玩火自焚
- 成語拼音:
- wán huǒ zì fén
- 成語解釋:
- 玩火的必定會燒了自己。比喻干冒險或害人的勾當;最后受害的還是自己。玩:玩弄;焚:燒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夫兵,猶火也,弗戢,將自焚也。”
-
886
烏合之卒
- 成語拼音:
- wū hé zhī zú
- 成語解釋:
- 烏合:像烏鴉一樣倉猝聚集一處。比喻倉猝聚集的、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羊侃傳》:“今驅烏合之卒,至王城之下,虜馬飲淮,矢集帝室,豈有人臣而至于此?”
-
887
瓦解星飛
- 成語拼音:
- wǎ jiě xīng fēi
- 成語解釋:
- 如瓦破碎,如星飛散。比喻人心渙散,各奔東西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魯齋郎》第二折:“平地風波二千尺,一家兒瓦解星飛。”
-
888
瓦解星散
- 成語拼音:
- wǎ jiě xīng sàn
- 成語解釋:
- 像瓦片破裂,像星星飛散。比喻家人離散,各奔東西。亦作“瓦解星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義勇第五札子》:“殊不知彼皆隊舞聚戲之類,若聞胡寇之來,則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。”
-
889
猬結蟻聚
- 成語拼音:
- wèi jié yǐ jù
- 成語解釋:
- 猬:刺猬;猬結:猬毛結集,比喻眾多。比喻人眾集結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任昉《奏彈曹景宗》:“故使猬結蟻聚,水草有依。”
-
890
萬里長城
- 成語拼音:
- wàn lǐ cháng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南史·檀道濟傳》:“道濟見收,憤怒氣盛,目光如炬,俄爾間引飲一斛,乃脫幘投地,曰:‘乃壞汝萬里長城!’”
-
891
萬馬皆喑
- 成語拼音:
- wàn mǎ jiē yīn
- 成語解釋:
- 喑:啞,失音。形容人民沉默不語。也比喻死氣沉沉的局面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三馬圖贊》序:“時西域貢馬……振鬣長鳴,萬馬皆喑。”
-
892
萬馬齊喑
- 成語拼音:
- wàn mǎ qí yīn
- 成語解釋:
- 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。比喻人們都沉默不語。形容死氣沉沉的局面。喑:啞;失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三馬圖贊》序:“時西域貢馬……振鬣長鳴,萬馬皆瘖。”
-
893
溫柔鄉
- 成語拼音:
- wēn róu xiā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美色迷人之境
- 成語出處:
- 漢·伶玄《飛燕外傳》:“是夜進合德,帝大悅,以輔屬體,無所不靡,謂為溫柔鄉。”
-
894
枉矢哨壺
- 成語拼音:
- wǎng shǐ qiào hú
- 成語解釋:
- 枉:曲;矢:箭;哨:不正;壺:古代投矢娛樂所用的器具。彎的箭,歪的壺。比喻不精致的器物,為主人自謙之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投壺》:“主人請曰:‘某有枉矢哨壺,請以樂賓。’”
-
895
屋烏之愛
- 成語拼音:
- wū wū zhī ài
- 成語解釋:
-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。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俞樾《春在堂隨筆》第六卷:“若縣試第一人,必謂明府推屋烏之愛耳。”
-
896
畏影惡跡
- 成語拼音:
- wèi yǐng è j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為人愚蠢,不明事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漁父》:“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,舉足愈數而跡愈多,走愈疾而影不離身。”
-
897
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
- 成語拼音:
- wèi yuān qū yú,wèi cóng qū jué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為政不善,人心渙散,使百姓投向敵方。爵,通“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孟子 離婁上》:“為淵驅魚者,獺也;為叢驅爵者,鹯也;為湯武驅民者,桀與紂也。”《晉書 段灼傳》引作“為川驅魚,為藪驅雀”。
-
898
為淵驅魚,為叢驅雀
- 成語拼音:
- wèi yuān qū yú,wèi cóng qū què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為政不善,人心渙散,使百姓投向敵方。同“為淵驅魚,為叢驅爵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新廣東武生《黃蕭養回頭》:“大小文武官員,都是助紂為虐,為淵驅魚,為叢驅雀,甚非計也。”
-
899
甕牖繩樞
- 成語拼音:
- wèng yǒu shéng shū
- 成語解釋:
- 牖:窗子;樞:門的轉軸。破甕做窗,繩作門軸。比喻貧窮人家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賈誼《過秦論》上:“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,甿隸之人,而遷徙之徒也。”
-
900
文章蓋世
- 成語拼音:
- wén zhāng gài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蓋世:超過世人。指文章好得無與倫比,誰都趕不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蘇瓊善詞》:“韓愈文章蓋世,謝安性情風流。”
*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