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(1118個)

    841

    唐臨晉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g lín jìn ti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臨:摹仿字畫;帖:書法、繪畫的范本。唐書法多臨摹晉范本,脫胎變化而成。喻善臨摹,少獨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陶宗儀《輟耕錄 論詩》:“德機詩如何?曰:‘德機詩如唐臨晉帖。’”
    842

    桃李滿天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一個的學生很多;各地都有。桃李:桃樹和李樹;喻老師教的學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白居易《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》:“令公桃李滿天下,何用堂前更種花。”
    843

    天末涼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mò liáng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末:天的盡頭;涼風:特指初秋的西南風。原指杜甫因秋風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摯友李白。后常喻觸景生情,思念故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天末懷李白》詩:“涼風起天末,君子意如何?”
    844

    同明相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。喻杰出物得賢者揄揚而聲名更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同明相照,同類相求。”
    845

    土偶蒙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ǒu méng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泥塑像外面涂上金粉。喻因襲模仿,徒有其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喬《答萬季野詩問》:“宋詩如三家村叟,布袍草履,是一個。明詩土偶蒙金。”
    846

    同袍同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páo tóng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袍:長衣服的通稱;澤:內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,同仇敵愾。喻共事的關系(多指軍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秦風·無衣》:“豈曰無衣,與子同袍。王于興師,修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豈曰無衣,與子同澤,王于興師,修我矛戟,與子偕作。”
    847

    路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rén lù g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上天和世無路相通。喻親友被隔絕,無法相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九卷:“直到得干戈平靜,仙客入京來訪,不匡劉尚書被誣陷,家小配入掖庭,從此天路隔,永無相會之日了。”
    848

    天壤王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rǎng wáng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壤:指天地之間,即世間;王郎:指晉王凝之。天地間竟有這種。原是謝道蘊輕視其丈夫王凝之的話。后喻對丈夫不滿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賢媛》:“一門叔父,則有阿大中郎;群從兄弟,則有封、胡、遏、末,不意天壤之中,乃有王郎。”
    849

    突然襲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ū rán xí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軍事上出其不意地攻擊,現多喻突然加于別的行動使感到意外而難應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司馬文森《風雨桐江》第一章:“這個突然襲擊使大林大感狼狽,面紅著。”
    850

    泰山北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shān běi d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泰山:東岳,在山東省泰安市;北斗:北斗星。喻道德高、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所敬仰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韓愈傳贊》:“自愈沒,其言大行,學者仰之如泰山、北斗云。”
    851

    投鼠忌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shǔ jì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想用東西打老鼠;又怕打壞了老鼠旁邊的器物。喻想打擊壞而又有所顧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里諺曰:‘欲投鼠而忌器。’此善喻也。鼠近于器,尚憚不投,恐傷其器,況于貴臣之近主乎!”
    852

    泰山梁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shān liáng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泰山崩塌,梁木毀壞一樣。喻偉死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負手曳杖,消搖于門,歌曰:‘泰山其頹乎!染木其壞乎!哲其萎乎!’”
    853

    兔死犬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ù sǐ quǎn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敵滅亡后,功臣不受重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答兩廣劉凝齋言賊情軍情民情》:“鳥盡弓藏,兔死犬饑,故諸將士多張大賊勢者,亦未可盡以為然也。”
    854

    天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hàng rén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在天上,一個在間。多喻境遇完全不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唐·李煜《浪淘沙》詞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間。”
    855

    銅山鐵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shān tiě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堅固的防御物。喻可信賴的堅強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李伯玉傳》:“趙汝騰嘗薦八士,各有品目,于伯玉曰:‘銅山鐵壁。’立朝風節,大較似之。”
    856

    天堂地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táng dì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為佛家語。指善死后升入天堂,惡死后墮入地獄。佛家用以勸善懲惡。后常用以喻幸福和凄苦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書·天竺迦毘黎國傳》:“且要天堂以就善,曷若服義而蹈道;懼地獄以敕身,孰與從理以端心。”
    857

    推濤作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ī tāo zuò l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作:興起。推動波濤,掀起浪頭。喻助長壞壞事,煽動情緒,制造事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》:“呼風喚雨,推濤作浪,或策劃于密室,或點火于基層。”
    858

    天下鼎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ià dǐng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鼎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;鼎沸:鼎里的水沸騰。喻社會動蕩,政局不穩,心煥散,惶惶思變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冏《六代論》:“由是天下鼎沸,奸兇并爭。”
    859

    投轄留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u xiá liú b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轄:車軸的鍵,去轄則車不能行;投轄:丟掉轄。喻主留客的殷勤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陳遵傳》:“遵嗜酒,每大飲,賓客滿堂,輒關門,取客車轄投井中。雖有急,終不得去。”
    860

    天下老鴰一般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壞壞事各地都差不多,到處都是一樣黑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7回:“眾笑道:‘這更奇了!天下老鴰一般黑,豈有兩樣的?’”
    *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