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事情的成語 (798個)
-
161
雙管齊下
- 成語拼音:
- shuāng guǎn qí xià
- 成語解釋:
- 管:筆;齊:同時。雙手執筆同時作畫。比喻為達到某個目的同時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郭若虛《圖畫見聞志 故事拾遺》:“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于世。尤于畫松特出意象,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,一為生枝,一為枯干,勢凌風雨,氣傲煙霞。”
-
162
事關重大
- 成語拼音:
- shì guān zhòng dà
- 成語解釋:
- 指事情關系著根本或全局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9回:“郭槐到了此時,豈不知事關重大,橫了心再也不招。”
-
163
事核言直
- 成語拼音:
- shì hé yán zhí
- 成語解釋:
- 事情確實,文辭直捷。語出《漢書 司馬遷傳贊》:“其文直,其事核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漢書·司馬遷傳贊》:“其文直,其事核。”
-
164
事捷功倍
- 成語拼音:
- shì jié gōng bèi
- 成語解釋:
- 事情易辦而功效很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侯方域《上三省督府剿撫議》:“既示必死之期,又開可生之路,利害懸殊,事捷功倍。”
-
165
說來話長
- 成語拼音:
- shuō lái huà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表示事情很復雜,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6回:“說來話長。五年前我們老娘家里做生日,媽和我們到那里與老娘拜壽。”
-
166
視同兒戲
- 成語拼音:
- shì tóng ér xì
- 成語解釋:
- 把事情當成小孩兒玩耍一樣來對待。比喻不當一回事;極不重視。兒戲:小孩子鬧著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。”
-
167
掃興而回
- 成語拼音:
- sǎo xìng ér huí
- 成語解釋:
- 掃興:指情緒低落。指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情緒低落
- 成語出處:
- 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旅寄》:“早是暮冬,不提防嶺北風嚴,感了寒疾,又無掃興而回之理。”
-
168
慎小事微
- 成語拼音:
- shèn xiǎo shì wēi
- 成語解釋:
- 謹慎對待微小的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昔者圣王本厚民生,審知禍福之所生,是故慎小事微,違非索辨以根之。”
-
169
事以密成
- 成語拼音:
- shì yǐ mì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事情因為嚴密謹慎而成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·說難》:“事以密成,語以泄敗。”
-
170
私鹽私醋
- 成語拼音:
- sī yán sī cù
- 成語解釋:
- 私:秘密。比喻不敢公開見人的事情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2回:“我在那邊睡也非為別的,因越了不過李大姐情,一兩夜不在那邊歇了,他守靈兒,誰和他有私鹽私醋?”
-
171
素隱行怪
- 成語拼音:
- sù yǐn xíng guài
- 成語解釋:
- 隱:隱暗的事;行:從事;怪:怪事。求索隱暗的事情,而行怪迂之道。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,行為怪異,以求名聲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孔子曰:‘索隱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不為之矣。”
-
172
索隱行怪
- 成語拼音:
- suǒ yǐn xíng guài
- 成語解釋:
- 索:探索;隱:隱暗的事;行:從事;怪:怪事。求索隱暗的事情,而行怪迂之道。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,行為怪異,以求名聲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藝文志》:“孔子曰:'索隱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不為之矣。”
-
173
山雨欲來
- 成語拼音:
- shān yǔ yù lái
- 成語解釋:
- “山雨欲來風滿樓”的省略,指預示有事情發生
- 成語出處:
- 郁達夫《大風圈外》:“這一種不平,怨憤,與被壓迫的悲啼,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,實在還不只是一個教會學校里的輿情。”
-
174
守正不阿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zhèng bù ē
- 成語解釋:
- 正:公正;阿:偏袒。處理事情公平正直,不講情面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陳寵傳》:“而寵與中山相汝南張彬、東平相應順守正不阿。”
-
175
事在必行
- 成語拼音:
- shì zài bì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事情非做不可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東坡志林·養生說》:“如孫武令,事在必行,何卜之有?”
-
176
無病呻吟
- 成語拼音:
- wú bìng shēn yín
- 成語解釋:
- 沒病瞎哼哼。比喻沒有值得憂傷的事情而嘆息感慨。也比喻文藝作品沒有真實感情;裝腔作勢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辛棄疾《臨江仙》詞:“百年光景百年心,更歡須嘆息,無病也呻吟。”
-
177
無風不起浪
- 成語拼音:
- wú fēng bù qǐ là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發生,總有個原因。
- 成語出處:
- 高玉寶《高玉寶》第十章:“無風不起浪,咱能聽說,想必不會在天外頭,只要下狠心,不愁找不著。”
-
178
聞雷失箸
- 成語拼音:
- wén léi shī zh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借別的事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況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·蜀書·先主傳》:“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與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數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
-
179
無是無非
- 成語拼音:
- wú shì wú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沒有是與不是。比喻空閑沒有事情
- 成語出處:
- 元·貫石屏《村里迓鼓·隱逸》曲:“冷清清無是無非誦《南華》,就里乾坤大。”
-
180
心馳神往
- 成語拼音:
- xīn chí shén wǎng
- 成語解釋:
- 整個心思都奔向那里。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。心:心思;馳:奔向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隋書·史祥傳》:“身在邊隅,情馳魏闕。”
*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