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事情的成語 (798個)

    141

    毛舉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jǔ xì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毛舉:列舉瑣碎的。煩瑣地列舉細小,加以責難或攻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論勵臣之道》:“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,毛舉細,以亂大謀。”
    142

    模棱兩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ó léng liǎng k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模棱:說話處含混;兩可:這樣也行;那樣也行。形容對的兩面沒有明確的態度或主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蘇味道傳》:“處不欲決斷明白,若有錯誤,必貽咎譴,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。”
    143

    漠然置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rán zh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漠然:冷淡的樣子;置:放;擱置。毫不關心地把擱到一邊;形容對人或態度冷淡;不關心;不理不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高斯得《恥堂存稿 直前奏》:“今被災之地既廣,舊由比固當悉援,然亦安可漠然視之,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?”
    144

    茫無頭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g wú tóu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茫:形容水或其它物很多;沒有邊際;頭緒:復雜紛亂的中的條理。形容一點頭緒也沒有;或摸不到邊;不知從何而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8回:“這幾天撫臺正為這茫無頭緒,得了這個信,便傳兩司來商議。”
    145

    內查外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èi chá wài d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在單位內外調查的真實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日報》1983.11.29:“經過一個星期的內查外調,掌握了大量證據,很快就挖出了這個由八人組成的貪污盜竊團伙。”
    146

    弄巧成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弄:賣弄;耍弄;巧:靈巧;拙:愚笨。本想賣弄聰明;做得好些;結果卻做了蠢或把弄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黃庭堅《拙軒頌》:“弄巧成拙,為蛇畫足。”
    147

    迫在眉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zài méi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迫:緊迫;眉:眉毛。形容已到眼前,勢十分緊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18章:“因為他看見他的危險處境迫在眉尖。”
    148

    重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shì zhòng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報:報告。小用嚴重語氣報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鄭廷玉《忍字記》第一折:“過來,我看去,這廝輕重報。”
    149

    清心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xīn shě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地清凈,儉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游《上殿札子》:“人君與天同德,惟當清心省,淡然虛靜,損之又損,至于無為。”
    150

    燃眉之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án méi zhī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燃眉:火燒眉毛。火燒眉毛那樣地緊急。比喻非常急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獻通考 市糴二》:“元祐初,溫公入相,諸賢并進用,革新法之病民者,如救眉燃,青苗、助役其尤也。”
    151

    敗垂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ài chuí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梁辰魚《浣紗記·乞降》:“九仞為山,功虧一簣,料想不勞而集,敗垂成。”
    152

    不關己,高高掛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ù guān jǐ,gāo gāo guà q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認為與己無關,把它擱在一邊不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莆仙戲《父子恨》:“古道:‘不關己,高高掛起。’”
    153

    死不瞑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bù míng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死了也不閉眼。指人將要死之時心里有放不下的。多用來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實現;死不甘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孫堅傳》:“卓逆天無道,蕩覆王室,今不夷汝三族,懸示四海,則吾死不瞑目。”
    154

    不宜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bù yí c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抓緊時機快做;不宜拖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楊春道:‘好計!我和你便去,不宜遲!’”
    155

    出不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hū bù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:猜想。的發生出乎意料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煇《清波雜志》第二卷:“京以攸被詔同至,乃置酒留貫,攸亦預焉。京以出不意,一時失措。”
    156

    勢成騎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héng qí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勢像騎在老虎背上一樣;很難下來。比喻已在進行中的;迫于勢;欲罷不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:“心里其實害怕;無奈勢成騎虎,只得勉強要去廝殺。”
    157

    出無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hū wú n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于無可奈何。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 同窗友認假作真》:“而今我們匆匆進京去了,心下如割,卻是出無奈。”
    158

    出意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hū yì w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3回:“那老姑子見寶玉來了,出意外,竟象天上掉下個活龍來的一般,忙上來問好,命老道來接馬。”
    159

    出有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hū yǒu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的發生是有原因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回:“郭道臺就替他洗刷清楚,說了些'出有因,查無實據'的話頭,稟復了制臺。”
    160

    水覆難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fù nán s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覆:翻、傾倒。潑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。比喻已成定局,無法挽回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白《妾薄命》:“雨落不上天,水覆最難收,君與妾意,各自東西流。”
    *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