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事情的成語 (798個)
-
121
大驚小怪
- 成語拼音:
- dà jīng xiǎo guài
- 成語解釋:
- 指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、奇怪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答林擇之書》:“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,樸實頭做將去,久之自然見效,不必如此大驚小怪,起模畫樣也。”
-
122
大權獨攬
- 成語拼音:
- dà quán dú lǎn
- 成語解釋:
- 攬:把持;掌握。指獨自一人把持處理重要事情的權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兵士又沒感情,他卻忘其所以,大權獨攬,只弄些小聰明,鬧些空意氣。”
-
123
斷事以理
- 成語拼音:
- duàn shì yǐ lǐ
- 成語解釋:
- 斷:判斷;理:道理。根據道理來判斷事情的是非曲直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陳義設法,斷事以理。”
-
124
膽小怕事
- 成語拼音:
- dǎn xiǎo pà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膽子非常小,怕事情落在自己頭上,怕惹麻煩。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9回:“誰知四下里物色遍了,遇著的,倒大多數是醉生夢死、花天酒地的浪子,不然便是膽小怕事、買進賣出的商人。”
-
125
掉以輕心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yǐ qīng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掉:原意為搖擺;現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。”
-
126
分內之事
- 成語拼音:
- fèn nèi zhī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分內:自己,本分。本分之內的事情。指自己應負責任的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圣諭廣訓·孝訓》:“皆孝子分內之事也。”
-
127
反其道而行之
- 成語拼音:
- 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
- 成語解釋:
- 反;相反;其:他的;道:方法;辦法;行:做;之:它;指事情。采取同對方相反的方法行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趼人《痛史》第14回:“只是宗兄勸你去做教習,你卻去做學生,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!”
-
128
非同等閑
- 成語拼音:
- fēi tóng děng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非:不;等閑:尋常,一般。指情況嚴重或事情重要,不能忽視
- 成語出處:
- 《追求》:“除非他自承怯弱,拋棄了這憧憬,不然,他不得不做一個非同等閑的人。”
-
129
非同兒戲
- 成語拼音:
- fēi tóng ér x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很重要,不是鬧著玩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4回:“玩是玩,笑是笑,這個事非同兒戲,你可別混說!”
-
130
滾芥投針
- 成語拼音:
- gǔn jiè tóu zhēn
- 成語解釋:
- 芥:小草。滾動芥籽,把針投擲進小的孔眼。比喻事情進展很慢,成效小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15回:“修行雖是滾芥投針……弟子情愿在山苦行。”
-
131
槁木死灰
- 成語拼音:
- gǎo mù sǐ huī
- 成語解釋:
- 干枯的樹木;冷卻的灰燼。比喻心灰意冷;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、冷漠無情。槁:干枯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齊物論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
-
132
公平合理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píng hé lǐ
- 成語解釋:
- 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》:“只要美國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解決問題,不再如過去那樣用種種可恥的方法破壞和阻撓談判的進行,則朝鮮的停戰談判是可能成功的。”
-
133
旱澇保收
- 成語拼音:
- hàn lào bǎo shōu
- 成語解釋:
- 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況良好,不論天旱或多雨,都能得到好收成。泛指獲利有保證的事情
- 成語出處:
-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97章:“有了揚水站,起碼有一半地水澆了,就是說,往后要有一半地旱澇保收。”
-
134
好謀而成
- 成語拼音:
- hào móu ér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好:喜愛;謀:謀劃,思考。指遇事勤于思考,能把事情做好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”
-
135
經一事,長一智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yī shì,zhǎng yī zhì
- 成語解釋:
- 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,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編五代史平話 漢史》:“人有常言:‘遭一蹶者得一便,經一事者長一智。’”
-
136
枯樹開花
- 成語拼音:
- kū shù kāi huā
- 成語解釋:
- 已經枯死的樹又開起花來。比喻絕處逢生;亦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況下出現的奇跡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》:“起煙于寒灰之上,生華于已枯之木。”
-
137
開物成務
- 成語拼音:
- kāi wù chéng wù
- 成語解釋:
- 開:開通,了解;務:事務。通曉尤物之理,得以辦好各種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系辭上》:“夫《易》,開物成務,冒天下之道,如斯而已者也。”
-
138
連根帶梢
- 成語拼音:
- lián gēn dài shā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情的情節十分完整
- 成語出處:
- 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:“蕭隊長笑著,對于這連根帶梢、清清楚楚的說法,他最喜歡。”
-
139
理屈事窮
- 成語拼音:
- lǐ qū shì qióng
- 成語解釋:
- 理:理虧;窮:盡。道理上被壓服,事情已到了山窮水盡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奏劾博士顧雅等》:“既被摧攝,二三日甫輸帖,雖理屈事窮,猶聞義恥服。”
-
140
柳影花陰
- 成語拼音:
- liǔ yǐng huā yīn
- 成語解釋:
- 指男女幽會的地方,引申為男女情愛的事情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三本第四折:“心不存學海文林,夢不離柳影花陰,則去那竊玉偷香上用心。”
*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