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事情的成語 (798個)

    101

    不達時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dá shí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務:物;時務:當前的重大或形勢。指不認識當前重要的態和時代的潮流。現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4卷:“設或不達時務,則報與田牛兒,回去告官,教他性命也自難保。”
    102

    班荊道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n jīng dào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班:鋪開;道:敘說。用荊鋪在地上坐在上面談說過去的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來談談別后的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舉奔鄭,將遂奔晉。聲子將如晉,遇之于鄭郊,班荊與食,而言復故。”杜預注:“班:布也。”
    103

    不經一,不長一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jīng yī shì,bù zhǎng yī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智:智慧,見識。不經歷一件,就不能增長對那件的見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0回:“俗語說:‘不經一,不長一智。’我如今知道了,你又該來支問著我了!”
    104

    閉口無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ì kǒu wú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閉住嘴巴不言語。形容對不置可否或弄僵,自己覺得理虧而無話可講時的態。參見“閉口不言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六十四回:“關勝連忙答禮,閉口無言,手腳無措。”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百五回:“一席話說得朱博如閉口無言,只得別去。”
    105

    不如意常八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順心的經常會發生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白雪遺音·南詞·十二時》:“不如意常八九,可語人言無二三。”
    106

    薄物細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ó wù xì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薄:微小;物:物;故:故。指微小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匈奴列傳》:“薄物細故,謀臣計失,皆不足以離兄弟之歡。”
    107

    不務正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wù zhèng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務:從;正業:正當的職業;本職工作。不干正當的工作。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;去搞其他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:“這人不甚讀書,終日閑游浪蕩,一自父母亡后,分外不務正業。”
    108

    不知底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zhī dǐ x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知道人或的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67回:“我也不知底細。”
    109

    八字沒見一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毫無眉目,未見端緒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錦標《通俗常言疏證 人》第三卷:“《通俗編》:‘朱子《與劉子澄書》: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,人自不領會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見兩撇’之諺……凡無端緒者,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。”
    110

    八字沒一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ā zì méi yī p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還沒有眉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錦標《通俗常言疏證 人》:“《通俗編》:‘朱子《與劉子澄書》:圣賢已是八字打開了,人不自領會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見兩撇’之諺,似又因于此語。凡無端緒者,謂之八字不曾見兩撇。”
    111

    船到江心補漏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船到江心才補漏洞。比喻補救不及時,對毫無幫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鄭光祖《智勇定齊》第三折:“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,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。”
    112

    春風得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n fēng dé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風:春天和煦的風;得意:愿望得到滿足時的高興心;和暖的春風使人覺得洋洋自得。①原指考中進士后洋洋自得的心。②后用以稱進士及第;功成名就。③形容因所謀求的成功而心歡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
    113

    察己知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á jǐ zhī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理之中的,察度自己,就可知之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故察己則可以知人。”
    114

    操切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āo qiē cóng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操:做。處理或解決問題過于急躁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一回:“第一須用上些水磨功夫,叫他們潛移默化,斷不可操切從。”
    115

    重溫舊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óng wēn jiù m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重:再一次;溫:復習。重新經歷舊日的夢境。比喻再次經歷或回憶以前美好的境。也作“舊夢重溫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尋夢》:“天呵,昨日所夢,池亭儼然,只圖舊夢重來,其奈新愁一段。”
    116

    癡心妄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xīn wàng x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癡:呆;傻;癡心:心思沉迷于某人或某種物;妄:荒唐;胡亂;不切實際。失去理智的心思;想法荒唐。指一心想著根本無法實現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大凡人不做指望,到也不在心上;一做指望,便癡心妄想,時刻難過。”
    117

    成也蕭何敗蕭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xiāo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蕭何:漢高祖劉邦的丞相。成由于蕭何,敗也由于蕭何。比喻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警世通言 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“始終一幅香羅帕,成也蕭何敗蕭何。”
    118

    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yě xiāo hé,bài yě xiāo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蕭何:漢高祖劉邦的丞相。成由于蕭何,敗也由于蕭何。比喻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容齋續筆 蕭何紿韓信》:“信之為大將軍,實蕭何所薦,今其死也,又出其謀,故俚語有‘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’之語。”
    119

    從中作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óng zhōng zuò gě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進行中,設置障礙,故意為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張集馨《道咸宦海見聞錄》:“是以糧道必應酬將軍者,畏其從中作梗也。”
    120

    東扯西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chě xī zhu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互相糾纏。猶言拆東補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別件,或者有些東扯西拽,東掩西遮,東三西四,不容易說話。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,一天好。”
    *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