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為人的成語 (167個)

    121

    東床快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ōng chuáng kuài x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豁達,才能出眾的女婿。是女婿的美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郗太傅在京品,遣門生與王丞相書,求女婿。……門生歸白郗曰:‘王家諸郎,亦皆可嘉,聞來覓婿,咸自矜持,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,如不聞。’”
    122

    道高益安,勢高益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o gāo yì ān,shì gāo yì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益:更加;勢:權勢。道德越高尚,處事好,就越安全;權勢越大,更容易濫用權力,剛愎自用,就越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道高易安,勢高益危。居赫赫之勢,失身且有日矣。”
    123

    大仁大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rén dà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寬厚,尊崇仁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三回:“至于劉琮降(曹)操,豫州(劉備)實不知;且又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,此真大仁大義也。”
    124

    分斤較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 jīn jiào li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小氣,過分計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5回:“不是我說句分斤較兩的話咧,舅爺有什么高親貴友該請到他華府上去?”
    125

    各有巧妙不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yǒu qiǎo miào bù t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做事像變戲法,各自有其靈巧奧妙的變化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上饒集中營·煉獄雜記》:“個別談話……或先軟后硬,或先硬后軟,或忽硬忽軟,各有巧妙不同。”
    126

    好心辦壞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ǎo xīn bàn huài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片好心去做事,結果適得其反
    成語出處:
    葉赫那拉·圖鴻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他倒是想幫忙,卻好心壞事,礙了余魚同的手腳。”
    127

    解紛排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ě fēn pái n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調解糾紛或排除危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唐順之《都督沈紫江山墓碑記》:“御土酋解紛排難不專以恩,洞其陰事。”
    128

    借箸代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è zhù dài c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來指畫當前的形勢。后比喻從旁出主意,計劃事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請借前箸以籌之。”
    129

    敬終慎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ng zhōng shèn s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處事小心謹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事君慎始而敬終。”
    130

    括囊避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ò náng bì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括囊:束緊口袋;咎:罪責,災禍。謹慎小心,不輕易說話,避免災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楊賜傳》:“不敢自同凡臣,括囊避咎。”
    131

    口直心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zhí xīn k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想什么說什么,直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家》:“倒是覺慧口直心快,他終于說了出來。”
    132

    廉而不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ér bù g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廉:廉潔;劌:割傷,刺傷。有棱邊而不至于割傷別。比喻廉正寬厚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聘義》:“廉而不劌,義也。”
    133

    老老實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lǎo shí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誠實、本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9回:“你既要在這里,那邊去老老實實的坐著,咱們說話兒。”
    134

    明察秋毫,不見輿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chá qiū háo,bù jiàn yú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目光敏銳,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,而看不到一車柴草。比喻精明,只看到小節,看不到大處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見輿薪,則王許之乎?”
    135

    默默無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mò wú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默默:幽寂,沒有聲音。不聲不響,一句話也不說。沒有名聲,不所知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于是景帝默默無聲。”
    136

    默默無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mò wú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默默:沒有聲息;聞:出名。無聲無息;不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楨《剪燈余話》:“而使之昧昧無聞,安得不飲恨于九泉,抱痛于百世哉?”
    137

    沒偏沒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i piān méi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公正無私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小五義》第19回:“我就怕你挑眼,先把話說明,沒偏沒向。”
    138

   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,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天花的薔薇》:“‘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。’乙校不自心虛,怎能給恐嚇呢?”
    139

   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,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盆兒鬼》第二折:“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。”
    140

    謙恭仁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gōng rén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態度謙遜恭謹,忠誠老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8回:“今日見宋江謙恭仁厚,愈加欽敬。”
    * 關于為人的成語 形容為人的成語 描述為人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