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個人的成語 (259個)

    141

    別出心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é chū xīn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別:另外;裁:安排取舍;心裁:出于內心的設計、構思、籌劃。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、新辦法。也作“別出新裁”、“自出心裁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贄《水滸全書發凡》:“今別出心裁,不依舊樣,或特標于目外,或疊彩于回中。”
    142

    百足之蟲,至斷不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zú zhī chóng,zhì duàn bù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一時不易垮臺。同“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文選 曹冏〈六代論〉》:“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。”李善注引《魯連子》:“百足之蟲,至斷不蹶者,持之者眾也。”
    143

    百足之蟲,至斷不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zú zhī chóng,zhì duàn bù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百足:蟲名,馬陸,多足蟲;僵:倒。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一時不易垮臺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冏《六代論》:“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,以扶之者眾也。”
    144

    百足之蟲,斷而不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zú zhī chóng,duàn ér bù j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一時不易垮臺。同“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馬總《意林》卷一:“百足之蟲,斷而不蹶。”
    145

    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ǎi zú zhī chóng,zhì sǐ bù j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百足:蟲名,軀干計二十節,切斷后仍能蠕動。僵:肢體僵硬不能活動。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一時不易垮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冏《六代論》:“故語曰:‘百足之蟲,至死不僵’,以扶之者眾也。此言雖小,可以譬大。”
    146

    寸步不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ùn bù bù l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。”
    147

    吃大鍋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dà guō f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企業不論盈虧,不分勤懶,全由國家包干的辦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五回:“或是大家女兒,又說是吃大鍋飯的兒女,不知民間疾苦,那曉得撐持家事?”
    148

    吃喝拉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ī hē lā s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吃飯、喝水、拉屎、撒尿。指一的基本生活需要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小五義》第六回:“我看著王爺三天吃喝拉撒睡,可有取貴之處。”
    149

    出賣靈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mài líng h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以一的靈魂去換取榮譽、地位等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識途《清江壯歌》第七章:“他們竟妄想用這一張紙充當賀國威的賣身文契,要他出賣靈魂,出賣自己終生信仰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自己的母親——中國共產黨。”
    150

    聰明一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ōng míng yī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示一一輩子聰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“若我斷不出此事,枉自聰明一世。每日退堂,便將畫圖展玩,千思萬想。”
    151

    寵辱無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ǒng rǔ wú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寵:寵愛;辱:羞辱。受寵受辱都不感到驚訝、無動于衷。指把得失置之度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一卷:“子期寵辱無驚,伯牙愈加愛重。”
    152

    出生入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shēng rù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從出生到死亡。后形容冒生命危險;不顧安危。也作“出死入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50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(途)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
    153

    懲一警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yī jǐng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警:警戒,也做“儆”。懲罰一以警戒多數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本《漢書 尹翁歸傳》:“翁歸治東海明察……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懼改行自新。”《庸庵筆記 威豐季年三奸伏誅》:“用特懲一儆百,期于力振頹靡。”
    154

    成也蕭何敗蕭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xiāo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蕭何:漢高祖劉邦的丞相。成事由于蕭何,敗事也由于蕭何。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造成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警世通言 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“始終一幅香羅帕,成也蕭何敗蕭何。”
    155

    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éng yě xiāo hé,bài yě xiāo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蕭何:漢高祖劉邦的丞相。成事由于蕭何,敗事也由于蕭何。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造成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容齋續筆 蕭何紿韓信》:“信之為大將軍,實蕭何所薦,今其死也,又出其謀,故俚語有‘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’之語。”
    156

    單步負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n bù fù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單步:徒步;笈:書箱。形容不怕辛苦獨自背著書箱去求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邴原傳》:“單步負笈,苦身持力。”
    157

    大出風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chū fēng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成為輿論注意的中心,出頭露面,顯示的表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語堂《談中西文化》:“記得民國二十四年,中國戲劇詩文在外國大出風頭。”
    158

    獨攬大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lǎn dà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攬:把持。一把持著權力,獨斷專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三家巷》:“不是我小弟看中這份官職,貪戀這份錢財,可總不能讓那些赤化分子獨攬大權,為所欲為。”
    159

    獨力難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lì n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獨:單獨。指力量單薄不能維持全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23回:“那呂珍探知援兵已散,思量獨力難支,便開門沖陣逃走。”
    160

    獨立難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lì n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獨:單獨;獨立:不依賴外力。比喻力量單薄不能維持全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名氏《說唐》第55回:“雄信聞言大怒,想眾將都已殺盡,獨立難支,遂叫一聲:‘罷了!’”
    * 關于個人的成語 形容個人的成語 描述個人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