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個人的成語 (259個)

    161

    獨木不成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mù bù chéng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棵樹成不了森林。比喻力量有限,辦不成大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崔骃傳》:“蓋高樹靡陰,獨木不林,隨時之宜,道貴從凡。”
    162

    獨木不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mù bù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棵樹成不了森林。比喻力量有限,辦不成大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崔骃《達旨》:“高樹靡陰,獨木不林。”
    163

    刀槍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āo qiāng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刀殺不進槍刺不死。比喻一的思想僵化,批評、鼓勵都不起作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三章:“我同孫猴子一樣,早練得刀槍不入啦!”
    164

    獨樹不成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shù bù chéng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獨:單獨。一棵樹成不了森林。比喻力量有限,做不成大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古今樂錄》:“梁曲曰:獨柯不成樹,獨樹不成林。”
    165

    德藝雙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é yì shuāng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的德行和藝術(技藝)都具有良好的聲譽。一般指從事藝術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·周語》:“其德足以昭其馨香。”
    166

    奮不顧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 bù gù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奮:振作精神;鼓起干勁。指勇往直前;不顧安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:“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。”
    167

    奮不顧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 bù gù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奮:振作精神,鼓起干勁。指勇往直前,不顧安危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田弘正傳》:“常思奮不顧生,以身殉國。”
    168

    奮不慮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 bù lǜ sh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奮:振作精神,鼓起干勁。指勇往直前,不顧安危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趙汝愚傳論》:“汝愚獨能奮不慮身,定大計于頃刻。”
    169

    瓜葛相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ā gě xiāng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瓜、葛:都是蔓生植物,其藤能攀隨在別的物體上。①比喻輾轉攀連的社會關系。②比喻兩件事或兩相互牽聯的關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叡《種瓜篇》:“與君新為婚,瓜葛相結連。”
    170

    孤軍獨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ū jūn dú z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孤:單獨。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。比喻一或一組織在無援的情況下從事某項工作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虞慶則傳》:“由是長儒孤軍獨戰,死者十八九。”
    171

    孤立無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ū lì wú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只有一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 班超傳》:“十八年,帝崩,焉耆以中國大喪,遂攻沒都護陳睦,超孤立無援。”
    172

    厚此薄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cǐ bó b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厚:優待;重視;薄:怠慢;輕視。重視或優待這一方;輕視或冷淡那一方。也作“薄此厚彼”。指不平等地對待兩方面或兩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袁宏道《廣莊 養生主》:“皆吾生即皆吾養,不宜厚此薄彼。”
    173

    紅得發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óng dé fā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一走紅,受重視到了過分的程度
    成語出處:
    靳凡《公開的情書》:“她仗著出身好,業務好,紅得發紫。”
    174

    輝光日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ī guāng rì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一在道德、文學、藝術等方面日有長進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大畜》:“剛健篤實,輝光日新。”
    175

    恢廓大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ī kuò dà d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恢廓:寬大,開闊。心胸開闊,氣量宏大,不計較的利害得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今見陛下,恢廓大度,同符高祖,乃知帝王自有真也。”
    176

    結黨營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dǎng yí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營:謀求。互相組成小集團;為謀得私利而干壞事。也作“植黨營私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黨營私,孤負任使。”
    177

    教婦初來,教兒嬰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o fù chū lái,jiào ér yīng h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對一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顏之推《顏氏家訓 教子》:“俗諺曰:‘教婦初來,教兒嬰孩。’誠哉斯語!”
    178

    計功補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gōng bǔ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計:考定。過失。考定一的功績以彌補其過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元帝紀》:“齊恒先有匡周之功,后有來項之罪,君子計功補過。”
    179

    假公濟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 gōng jì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利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濟私,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!”
    180

    雞犬皆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quǎn jiē x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后,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里,雞和狗吃了,也都升天了。后比喻一做了官,和他有關的也跟著得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充《論衡·道虛》:“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,天下并聞,當時并見,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,雞犬升天者。”
    * 關于個人的成語 形容個人的成語 描述個人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