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(819個)

    781

    人才難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cái nán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難:困難,容易。得:獲得。有才的人容易得到。多指要愛惜人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謝宣召入院狀》:“首擇輔臣,次求法從,知人才之難得,采虛名而用。”
    782

    人生自古誰無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夠長生死,但應死得有價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詩: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
    783

    任重才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èn zhòng cái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責任重大,才薄弱。表示力勝任。常作謙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蜀 諸葛亮《與參軍掾屬教》:“任重才輕,故多闕漏。”
    784

    恃才傲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ái ào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恃:依靠、憑借;物:人,公眾。仗著自己有才,看起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 蕭子顯傳》:“恃才傲物,宜謚曰驕。”
    785

    睡長夢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ì cháng mèng d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時間一拖長,情況可發生利的變化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所長,毛遂自薦,我當大媒好了!事情是越快辦越好,睡長夢多!”
    786

    事出無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chū wú n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情出于無可奈何。指迫得已只如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 同窗友認假作真》:“而今我們匆匆進京去了,心下如割,卻是事出無奈。”
    787

    水底撈明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dǐ lāo míng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到水底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到的事情,只白費力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塞鴻秋·先題》曲:“當初意兒別,今日相拋撒,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。”
    788

    神工鬼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gōng guǐ f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是鬼神制作出來的。形容藝術技藝高超,是人力所達到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》第六卷:“二樹畫梅,題七古一篇,疊‘須’字韻八十余首,神工鬼斧,愈出愈奇。”
    789

    繩鋸木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g jù mù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拉繩作鋸;也鋸斷木頭。比喻力量雖小;條件雖差;只要堅持懈地去做;就把難辦的事做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,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”
    790

    說來話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lái huà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表示事情很復雜,是幾句話就說清楚(多指大愉快的事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6回:“說來話長。五年前我們老娘家里做生日,媽和我們到那里與老娘拜壽。”
    791

    壽陵失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líng shī b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莊子 秋水》:“且子獨聞壽陵馀子之學行于邯鄲與?未得國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歸耳。”后以“壽陵失步”比喻仿效成,反而喪失了固有技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獨聞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?未得國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歸耳。”
    792

    說時遲,那時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shí chí,nà shí k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小說中的常用套語。意指事情發生的速度是記敘速度所跟得上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十三回:“說時遲,那時快,武松見大蟲撲來,只一閃,閃在大蟲背后。”
    793

    束手坐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shǒu zuò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拱著手,坐著看。比喻對應當管的事無為力或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徐有貞傳》:“京軍一出,日費貲,遇漲則束手坐視,無所施力。”
    794

    水中撈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zhōng lāo y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到的事;只白費力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楊景賢《劉行道》三:“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撈月。”
    795

    天道人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dào ré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道:天理。人事:人力所做到的事。天道人事可違背。意謂大勢所趨。《元史·謙希憲傳》:“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,諭以天道人事,玠得書愧感自守,敢復輕動。”清·鄭板橋《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》:“嗟呼!知此正所謂天道人事也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史·謙希憲傳》:“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,諭以天道人事,玠得書愧感自守,敢復輕動。”
    796

    五積六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jī liù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便活動,只呆板地坐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59回:“這五積六受的甚么模樣?可是叫親家笑話。”
    797

    無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kě bù k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無所可,都做到。②猶言知如何是好。形容情緒激動至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唐杜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》:“茍以為,無可可,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。”
    798

    為蛇畫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shé huà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戰國策·齊策二》:“楚有祠者,賜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謂曰:‘數人飲之足,一人飲之有余;請畫地為蛇,先成者飲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飲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畫蛇,曰:‘吾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奪其卮曰:‘蛇固無足,子安為之足!’遂飲其酒。”后以“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齊策二》:“楚有祠者,賜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謂曰:‘數人飲之足,一人飲之有余;請畫地為蛇,先成者飲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飲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畫蛇,曰:‘吾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奪其卮曰:‘蛇固無足,子安為之
    799

    梧鼠五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hǔ wǔ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才雖多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騰蛇無足而飛,梧鼠五技而窮。”
    800

    烏頭白,馬生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ū tóu bái,mǎ shēng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出現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烏頭白,馬生角,乃許耳。”
    *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形容不能不的成語 描述不能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