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(819個)

    761

    雞鳴狗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míng gǒu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微足道的技;也指具有這類技的人。常形容偷偷摸摸等正當的行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游俠傳》:“皆藉王公之勢,競為游俠,雞鳴狗盜,無賓禮。”
    762

    將門無犬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將門:將、相的家庭。比喻父輩有才,子孫也會有庸才俗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763

    蹇人上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ǎn rén shà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之事。亦作“蹇人升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典出《后漢書 五行志一》:“王莽末,天水童謠曰:‘出吳門,望緹群。見一蹇人,言欲上天;令天可上,地上安得民!’時隗初起兵于天水,后意稍廣,欲為天子,遂破滅。器少病蹇。”
    764

    口若懸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ruò xuán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若:像;懸河:瀑布;激流奔瀉。說起話來像河水傾瀉一樣滔滔絕。形容口才好;言善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》:“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,注而竭。”
    765

    量才錄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àng cái lù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量:估量;衡量;錄用:收錄任用。根據同的才相應地安排適當的工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凡所擘劃利害,問何人,小則隨事酬勞,大則量才錄用。”
    766

    烈火見真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真金是怕烈火燒的,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鑒別出是是真金。比喻在關鍵時刻最考驗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767

    力小任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xiǎo rèn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勝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及矣。”
    768

    妙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o chù bù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精微奧妙的地方是言語和筆墨所表達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黃庭堅《戲題小雀飛蟲畫扇》詩:“丹青妙處可傳,輪扁斫輪如此用。”
    769

    妙絕時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o jué shí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作品的好,是當時的人所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曹丕《與吳質書》:“公幹有逸氣,但未遒耳,其五言詩之善者,妙絕時人。”
    770

    妙絕一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o jué yī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妙:美妙。指佳妙是同時人所及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禈《清波雜志》第12卷:“筆墨簡遠,妙絕一時。”
    771

    麻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 mù bù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仁:失去感覺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關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7回:“天下作女孩兒的,除了那班天日懂麻木仁的姑娘外,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。”
    772

    莫名其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míng qí m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莫:沒有什么人;名:表達;說出。沒有人夠說出其中的奧妙。形容事情奇怪;合常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宣鼎《夜雨秋燈錄 陬邑官親》:“及進西瓜湯,飲蘭雪茶,莫名其妙。”
    773

    明珠暗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ū à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,暗里投在路上,使人看了都很驚奇。比喻有才的人得到重視。也比喻好東西落入識貨人的手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臣聞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無按劍相眄者。何則?無因而至前也。”
    774

    明珠夜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ū yè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投:拋擲,丟棄。比喻有才的人得到重用和賞識,或好人誤入歧途。也比喻珍貴的東西落入識貨人的手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譯印政治小說序》:“《六經》雖美,通其義,識其字,則如明珠夜投,按劍而怒也。”
    775

    難更仆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gēng pú s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儒行很多,一下子說完,一件一件說就需要很長時間,即使中間換了人也未必說完。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,數也數過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儒行》:“遽數之終其物,悉數之乃留,更仆未可終也。”
    776

    駑馬戀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ú mǎ liàn z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駑馬:劣馬,跑快的馬;棧:指馬棚。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里的飼料。比喻無的人只貪圖安逸,無遠大志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宣帝紀》:“爽與范內疏而智及,駑馬戀棧豆,必用也。”
    777

    蚍蜉戴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fú dài p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力低而承擔的任務極重。也比喻自量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焦贛《易林 復之萃》:“蚍蜉戴盆,上山。”
    778

    輇才小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cái xiǎo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輇:沒有輔條的車輪;輇才:小才。指見識少才低下堪重任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文化偏至論》:“而輇才小慧之徒,則又號召張皇,重殺之以物質而囿之以多數,個人之性,剝奪無余。”
    779

    卻行求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è xíng qiú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本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,往古者所以知今也。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,而襲蹈其所以安存者,則無異乎卻行而求逮于前人也。”后因以“卻行求前”謂以倒退求前進,比喻方法對,因而達到目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韓詩外傳》卷五:“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,往古者所以知今也。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,而襲蹈其所以安存者,則無異乎卻行而求逮于前人也。”
    780

    強做解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ǎng zuò jiě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強:勉強;解人:夠理解和通達其中意趣的人。指明真意而亂發議論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*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形容不能不的成語 描述不能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