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同的成語 (285個)

    241

    隨物賦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wù fù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針對客觀事物本身的形態給予形象生動的描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畫水記》:“畫奔湍巨浪,與山石曲折,隨物賦形,盡水之變,號稱神逸。”
    242

    殊勛異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xūn yì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殊:突出。勛:功勛。異:。指功勛業績卓越。亦作“殊勛茂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何尚之《又答問庾炳之事》:“且自非殊勛異績,亦何足塞今日之尤。”
    243

    水月觀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yuè guān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形象的法身,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。見《法華經 普門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儀容清俊秀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蘭麝香仍在,佩環聲漸遠。東風搖曳垂楊線,游絲牽惹桃花片,珠簾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。”
    244

    時移勢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yí shì q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時候,情況也發生了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施惠《幽閨記·招商諧偶》:“說甚么宦室門楣,寒士尋常,望若云霄;時移勢遷,為地覆天翻,君去民逃。”
    245

    首足異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ǒu zú yì c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頭和腳分開在的地方。謂受殺戮而死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越·勾踐《屬諸大夫告》:“首足異處,四枝布裂,為天下戮。”
    246

    調劑鹽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o jì yán m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調劑:調整使洽宜;鹽梅:咸味和酸味。比喻協調平衡的力量或因素。指調解家庭糾紛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說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”
    247

    特立獨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è lì dú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特:獨特;立:立身。形容人的志行高潔,流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其特立獨行,有如此者。”
    248

    甜酸苦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n suān kǔ l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種種的味道。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種種遭遇和復雜感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蝕·幻滅》:“像我,在外這兩年,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嘗遍了!”
    249

    天香國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iāng guó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,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濬《松窗雜錄》:“天香夜染衣,國色朝酣酒。”
    250

    談笑有鴻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 xiào yǒu hóng r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鴻儒:大儒,有名的學者。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。指交游的人一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禹錫《陋室銘》:“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。”
    251

    違時絕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shí jué s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違背世俗常情,與眾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獨行傳·范冉》:“冉好違時絕俗,為激詭之行。”
    252

    危言高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yán gāo l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正直而凡響的言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息夫躬傳》:“初,躬待詔,數危言高論,自恐遭害,著絕命辭。”
    253

    先辨淄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biàn zī m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淄澠:山東水名,二水味道,合流后易分辨。事先辨別二水的味道。比喻物極必反其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鄭·列御寇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口將爽者,先辨淄澠。”
    254

    消除異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chú yì j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排擠、消除與自己意見或非本集團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蔣介石在挑動內戰》:“這樣的敵我倒置,真是由蔣介石自己召供,活畫出他一貫勾結敵偽,消除異己的全部心理了。”
    255

    兄弟參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ōng dì shēn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參商:參星與商星,兩星時在天空出現。比喻兄弟之間有隔閡、和睦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曹植《與吳季重書》:“面有逸景之速,別有參商之闊。”
    256

    仙風道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fēng dào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骨:氣概。仙人的風度,道長的氣概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白《大鵬賦序》:“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,謂余有仙風道骨,可與神游八極之表。”
    257

    心非木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fēi mù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木石:木頭和石頭。指人有思想感情,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,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文帝紀》:“縱使木石為心,猶當知感;況在生靈,安能無愧!”
    258

    喜怒哀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ǐ nù āi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喜歡、惱怒、悲哀、恐懼。泛指人的各種的感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·凡例》:“藝之兵詩醫算,情之喜怒哀懼。”
    259

    喜怒哀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ǐ nù āi l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感情上幾種的表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故君子慎其獨也,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”
    260

    先入為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rù wéi z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;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;以后再遇到的意見時;就容易接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息夫躬傳》:“唯陛下觀覽古戒,反覆參考,無以先入之語為主。”
    * 關于不同的成語 形容不同的成語 描述不同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