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不同的成語 (293個)
-
221
天上人間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shàng rén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一個在天上,一個在人間。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唐·李煜《浪淘沙》詞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。”
-
222
條條大路通羅馬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,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
- 成語出處:
-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書不等何為說完,就打斷了她的話,說:‘條條大路通羅馬。’”
-
223
天香國色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xiāng guó sè
- 成語解釋:
-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,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濬《松窗雜錄》:“天香夜染衣,國色朝酣酒。”
-
224
談笑有鴻儒
- 成語拼音:
- tán xiào yǒu hóng rú
- 成語解釋:
- 鴻儒:大儒,有名的學者。與學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。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劉禹錫《陋室銘》:“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。”
-
225
違時絕俗
- 成語拼音:
- wéi shí jué sú
- 成語解釋:
- 違背世俗常情,與眾不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獨行傳·范冉》:“冉好違時絕俗,為激詭之行。”
-
226
危言高論
- 成語拼音:
- wēi yán gāo lùn
- 成語解釋:
- 正直而不同凡響的言論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息夫躬傳》:“初,躬待詔,數危言高論,自恐遭害,著絕命辭。”
-
227
先辨淄澠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biàn zī miǎn
- 成語解釋:
- 淄澠:山東水名,二水味道不同,合流后不易分辨。事先辨別二水的味道。比喻物極必反其源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鄭·列御寇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口將爽者,先辨淄澠。”
-
228
消除異己
- 成語拼音:
- xiāo chú yì jǐ
- 成語解釋:
- 排擠、消除與自己意見不同或非本集團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蔣介石在挑動內戰》:“這樣的敵我倒置,真是由蔣介石自己召供,活畫出他一貫勾結敵偽,消除異己的全部心理了。”
-
229
兄弟參商
- 成語拼音:
- xiōng dì shēn shāng
- 成語解釋:
- 參商:參星與商星,兩星不同時在天空出現。比喻兄弟之間有隔閡、不和睦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植《與吳季重書》:“面有逸景之速,別有參商之闊。”
-
230
仙風道骨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fēng dào gǔ
- 成語解釋:
- 骨:氣概。仙人的風度,道長的氣概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李白《大鵬賦序》:“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,謂余有仙風道骨,可與神游八極之表。”
-
231
心非木石
- 成語拼音:
- xīn fēi mù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木石:木頭和石頭。指人有思想感情,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,不同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·文帝紀》:“縱使木石為心,猶當知感;況在生靈,安能無愧!”
-
232
喜怒哀懼
- 成語拼音:
- xǐ nù āi jù
- 成語解釋:
- 喜歡、惱怒、悲哀、恐懼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·凡例》:“藝之兵詩醫算,情之喜怒哀懼。”
-
233
喜怒哀樂
- 成語拼音:
- xǐ nù āi lè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感情上幾種不同的表現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故君子慎其獨也,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。”
-
234
稀奇古怪
- 成語拼音:
- xī qí gǔ guài
- 成語解釋:
- 指很少見,很奇異,不同一般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邵梅臣《畫耕偶錄》:“稀奇古怪,我法我派。一錢不值,萬錢不賣。”
-
235
先入為主
- 成語拼音:
- xiān rù wéi zhǔ
- 成語解釋:
- 指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;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;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;就不容易接受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息夫躬傳》:“唯陛下觀覽古戒,反覆參考,無以先入之語為主。”
-
236
霄壤之殊
- 成語拼音:
- xiāo rǎng zhī shū
- 成語解釋:
- 霄:云霄,也指天。壤:土地。天和地般不同。形容差別很大。亦作“霄壤之別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醉吟先生》:“善惡智愚,相背絕遠,何啻霄壤之殊。”
-
237
邪說異端
- 成語拼音:
- xié shuō yì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邪說:有害的學說;異端:不正統。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或指荒誕不經的道理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8回:“鵬兒開口,即為高蹈之路。孩兒正腦著他入于邪說異端,母親怎反獎起他來。”
-
238
相提而論
- 成語拼音:
- xiāng tí ér lùn
- 成語解釋:
-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相提而論,是自明揚主上之過。”
-
239
嬉笑怒罵
- 成語拼音:
- xī xiào nù mà
- 成語解釋:
- 嬉:戲樂。指由各種感情產生的不同表現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黃庭堅《東坡先生真贊》:“東坡之酒,赤壁之笛,嬉笑怒罵,皆成文章。”
-
240
嘻笑怒罵
- 成語拼音:
- xī xiào nù mà
- 成語解釋:
- ①指嬉戲、歡笑、憤怒、詈罵等不同的情緒表現。②謂不拘守規格,率情任意地發揮表現。③嘲弄辱罵。
- 成語出處:
- ①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詞采》:“照此法填詞,則離合悲歡,嘻笑怒罵,無一語、一字,不帶機趣而行矣。”②清·馮班《鈍吟雜錄·讀古淺說》:“嘻笑怒罵,自是蘇文病處;君子之文必莊重。”
* 關于不同的成語 形容不同的成語 描述不同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