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不同的成語 (293個)
-
201
殊方異類
- 成語拼音:
- shū fāng yì lèi
- 成語解釋:
- 殊方:異域,他鄉;異類:指不同品類的事物。泛指異域他鄉各種各樣不同品類的事物
- 成語出處:
- 漢·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其中乃有九真之麟,大宛之馬,黃支之犀,條支之鳥,逾昆侖,越巨海,殊方異類,至于三萬里。”
-
202
三姑六婆
- 成語拼音:
- sān gū liù pó
- 成語解釋:
- 泛指不同職業的婦女;亦指從事不正當職業的婦女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陶宗儀《輟耕錄 三姑六婆》:“三姑者,尼姑、道姑、卦姑也;六婆者,牙婆、媒婆、師婆、虔婆、藥婆、穩婆也。”
-
203
隨時隨地
- 成語拼音:
- suí shí suí dì
- 成語解釋:
- ①謂依照當時當地情形;在不同的時間、地點。②任何時間、地點;時時處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周中孚《鄭堂札記》卷一:“游山詩有時地之異宜,隨時隨地,設色布景,否者皆陳言也。”
-
204
順時施宜
- 成語拼音:
- shùn shí shī yí
- 成語解釋:
- 時:時勢;施:施行。順應不同時勢而靈活地采取相應措施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王者必因王之禮,順時施宜,有所損益,郡民之心,稍稍制作,至太平而大備。”
-
205
身首異處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shǒu yì chù
- 成語解釋:
- 身體和頭顱分在不同地方。指被殺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北齊書 王琳傳》:“身首異處,有足悲者。”
-
206
使貪使愚
- 成語拼音:
- shǐ tān shǐ yú
- 成語解釋:
- 使:用;貪:不知足;愚:笨。用人所短,為己服務。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點,以發揮他的長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侯君集傳》:“軍法曰:‘使智使勇,使貪使愚,故智者樂立其功,勇者好行其志,貪者邀趨其利,愚者不計其死。’是以前圣使人,必收所長而棄所短。”
-
207
殊涂一致
- 成語拼音:
- shū tú yī zhì
- 成語解釋:
- 殊:不同的;涂:道路。不同的道路,到達同一個結局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達到同一目的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刁協傳》:“夫大道宰匹,殊涂一致。”
-
208
隨物賦形
- 成語拼音:
- suí wù fù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謂針對客觀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態給予形象生動的描繪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軾《畫水記》:“畫奔湍巨浪,與山石曲折,隨物賦形,盡水之變,號稱神逸。”
-
209
殊形怪狀
- 成語拼音:
- shū xíng guài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殊:特殊。形容形狀稀奇古怪,與眾不同
- 成語出處:
- 唐·竇冀《懷素上人草書歌》:“殊形怪狀不易說,就中驚燥尤枯絕。”
-
210
殊勛異績
- 成語拼音:
- shū xūn yì jì
- 成語解釋:
- 殊:突出。勛:功勛。異:不同。指功勛業績卓越。亦作“殊勛茂績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何尚之《又答問庾炳之事》:“且自非殊勛異績,亦何足塞今日之尤。”
-
211
水月觀音
- 成語拼音:
- shuǐ yuè guān yīn
- 成語解釋:
- 佛經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,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。見《法華經 普門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儀容清俊秀逸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蘭麝香仍在,佩環聲漸遠。東風搖曳垂楊線,游絲牽惹桃花片,珠簾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。”
-
212
時移勢遷
- 成語拼音:
- shí yí shì qiān
- 成語解釋:
- 時候不同,情況也發生了變化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施惠《幽閨記·招商諧偶》:“說甚么宦室門楣,寒士尋常,望若云霄;時移勢遷,為地覆天翻,君去民逃。”
-
213
時異事殊
- 成語拼音:
- shí yì shì shū
- 成語解釋:
- 殊:不同;差異。時間不同,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樣。意思是事物隨著時間改變而發生變化。亦作“時異勢殊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陸贄《奉天論延訪朝臣表》:“尚恐議者曰:‘時異事殊。’臣請復為陛下租舉近效之尤章者以辯焉。”
-
214
世異時移
- 成語拼音:
- shì yì shí yí
- 成語解釋:
- 世、時:社會、時代。異、移:不同、變化。社會變化了,時代不同了。亦作“時移世改”、“時移世異”、“時移俗易”、“時異事殊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世異時移,事業不必同,故曰‘儉而難遵。’”
-
215
首足異處
- 成語拼音:
- shǒu zú yì chǔ
- 成語解釋:
- 頭和腳分開在不同的地方。謂受殺戮而死亡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越·勾踐《屬諸大夫告》:“首足異處,四枝布裂,為天下戮。”
-
216
頭發胡子一把抓
- 成語拼音:
- tóu fā hú zǐ yī bǎ zhuā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做事不細致,對于不同的問題不能區別對待而是籠統處理
- 成語出處:
- 艾蕪《南行記》:“頭發胡子一把抓,全不分青紅皂白。”
-
217
調劑鹽梅
- 成語拼音:
- tiáo jì yán méi
- 成語解釋:
- 調劑:調整使洽宜;鹽梅:咸味和酸味。比喻協調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。指調解家庭糾紛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·說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”
-
218
特立獨行
- 成語拼音:
- tè lì dú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特:獨特;立:立身。形容人的志行高潔,不同流俗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其特立獨行,有如此者。”
-
219
天南海北
- 成語拼音:
- tiān nán hǎi běi
- 成語解釋:
- ①形容距離遙遠的不同地區。②形容(談話)漫無邊際。
- 成語出處:
- 楊朔《熔爐》:“他素來最能關心戰士,天南海北,不管怎樣調皮搗蛋的人,一經他教育改造,都能脫胎換骨。”
-
220
甜酸苦辣
- 成語拼音:
- tián suān kǔ là
- 成語解釋:
- 指種種不同的味道。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種種遭遇和復雜感受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蝕·幻滅》:“像我,在外這兩年,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嘗遍了!”
* 關于不同的成語 形容不同的成語 描述不同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