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(514個)

    361

    無德而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dé ér c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無何恩德以稱道。②謂德高言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季氏》:“齊景公有馬千駟,死之日,民無德而稱焉。”
    362

    危急關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jí guā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對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猶豫地站在我一邊。”
    363

    瓦解土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ǎ jiě tǔ b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土崩塌,瓦破碎一樣,收拾。比喻徹底垮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鄒陽傳》:“使吳失與而無助,跬步獨進,瓦解土崩,破敗而救。”
    364

    穩如磐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n rú pán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像磐石一樣穩固,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蘆》第五回:“周智道:‘忒穩,穩如磐石。’”
    365

    巍然聳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rán sǒ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巍然:高大雄偉的樣子。比喻像高山一樣聳立,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世愷《雄偉的人民大會堂》:“在天安門右前方,巍然聳立著一坐雄偉壯麗的大廈,這就是人民大會堂。”
    366

    巍然挺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rán tǐ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巍然:高大的樣子。比喻像高山一樣聳立,動搖
    成語出處:
    肖兵《太行青松》:“山上那濃郁蔥蘢的松柏,巍然挺立,充滿生機。”
    367

    穩如泰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n rú t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動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劉向傳》:“來勢兩立,王氏與劉氏亦且并立,如下有泰山之安,則上有累卵之危。”
    368

    巍然屹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rán yì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巍然:極高的樣子;屹立:山勢直立高聳。比喻象高山一樣直立地上,動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新民說》第三節:“吾國夙巍然屹立于大東,環列皆小蠻夷,與他方大國,未一交通。”
    369

    無適無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hì wú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無適也,無莫也,義之于此。”
    370

    烏頭白,馬生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ū tóu bái,mǎ shēng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能出現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烏頭白,馬生角,乃許耳。”
    371

    唯唯綢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i wěi fǒu f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唯唯:同意的應聲;否否:別人說否,自己也跟著說否。形容虛與委蛇,置否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太史公曰:‘唯唯,否否,然。’”
    372

    唯唯否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ěi wěi fǒu f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唯唯:同意的應聲;否否:別人說否,自己也跟著說否。形容虛與委蛇,置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太史公曰:'唯唯,否否,然。'”
    373

    危亡關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wáng guān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突如其來的、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
    成語出處:
    374

    無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xiè kě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懈:松懈;擊:攻擊。沒有一點弱點以讓人攻擊。形容十分嚴密;找到一點漏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孫武《孫子 計》:“攻其無備,出其意。”曹操注:“擊其懈怠,出其空虛。”
    375

    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,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勿:要;為:做。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以做,要以為是大的好事就去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諸葛亮集》: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為。惟賢惟德,能服于人。”
    376

    修辭立其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cí lì qí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誠:真心實意。寫文章應表現出作者的真實意圖,作虛飾浮文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乾》:“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也。”
    377

    相輔相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:互相;輔:幫助;成:促成。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;互相輔助;缺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岱《歷書眼序》:“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;而后二者之說始得無蔽。”
    378

    懸鼓待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án gǔ dài z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淵鑒類函·樂·鼓二》引明陳耀文《天中記》:“宋范仲淹一日攜子純仁訪民家。民舍有鼓為妖。坐未幾,鼓自風滾至庭已,民舍皆股栗。仲淹徐謂純仁曰:‘此鼓久擊,見好客至,故自來庭以尋槌耳。’令純仁削槌以副之,其鼓立碎。”因以“懸鼓待椎”喻急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淵鑒類函·樂·鼓二》引明陳耀文《天中記》:“宋范仲淹一日攜子純仁訪民家。民舍有鼓為妖。坐未幾,鼓自風滾至庭已,民舍皆股栗。仲淹徐謂純仁曰:‘此鼓久擊,見好客至,故自來庭以尋槌耳。’令純仁削槌以副之,其鼓立碎。”
    379

    行古志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gǔ zhì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按古道行事,為當今服務。謂時異勢遷,食而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逸周書·常訓》:“始之以古,終之以古,行古志今,政之至也。”
    380

    心懷鬼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huái guǐ t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里隱藏著告人的事或壞主意。鬼胎:比喻告人的念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:“誰知素梅心懷鬼胎,只是長吁短嘆,好生愁悶,默默歸房去了。”
    *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形容不可不的成語 描述不可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