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(514個)

    381

    心懷叵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huái pǒ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里藏著難以測度的惡意。形容用心險惡。心懷:居心;存心;叵:;測:揣測;猜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7回:“曹操心懷叵測,叔父若往,恐遭其害。”
    382

    心里有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lǐ yǒu g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心里暗藏告人的目的或計劃
    成語出處:
   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28章:“你這個小子,心里有鬼,甘心。”
    383

    血肉相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è ròu xiāng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血和肉一樣互相聯系著。比喻關系非常密切;分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洪邁《夷堅丁志 雷擊王四》:“趨視之,二百錢乃在其脅下皮內,與血肉相連。”
    384

    血肉相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è ròu xiāng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聯:關聯。像血和肉一樣相互聯系著。比喻關系十分密切,分離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》:“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,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,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。”
    385

    向上一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shàng yī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教禪宗謂思議的徹悟境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碧巖錄》第二卷:“向上一路,千圣傳。學者勞形,如猿捉影。”
    386

    挾泰山以超北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挾:夾持;超:跨過。夾著泰山跨過北海。比喻絕對能做到的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挾泰山以超北海,語人曰:‘我能’。是誠能也。”
    387

    虛無縹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ū wú piāo m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虛無:虛幻實。若有若無的樣子。形容空虛渺茫,捉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朱自清《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明知總在前途的,卻常覺得有些虛無縹渺似的。”
    388

    薰蕕同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ūn yóu bù tóng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薰:香草,比喻善類;蕕:臭草,比喻惡物。香草和臭草以放在一個器物里。比喻好和壞能共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 魏 王肅《孔子家語 致思》:“回聞薰蕕同器而藏,堯桀共國而治,以其異類也。”
    389

    信以傳信,疑以傳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ìn yǐ chuán xìn,yí yǐ chuá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信:確實;疑:難于確定。確實信的就按信的傳下去,信的就按信的傳下去。指客觀公正地對待歷史問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三代世表》:“一言有父,一言無父,信以傳信,疑以傳疑,故兩言之。”
    390

    洶涌彭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ōng yǒng péng pa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波浪翻騰,互相撞擊。亦比喻聲勢浩大,阻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司馬相如《上林賦》:“沸乎暴怒,洶涌彭湃。”
    391

    形影相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yǐng xiāng q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像形體和影子相互分離。形容彼此關系密切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何遜《何記室集·贈族人秣陵兄弟》:“羈旅無儔匹,形影自相親。”
    392

    犀照牛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zhào niú z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捍溫嶠呴至牛渚磯,水深測,世云其下多怪物,嶠遂毀犀角而照之。須臾,見水族覆火,奇形異狀,或乘馬車著赤衣者。嶠其夜夢人謂己曰:‘與君幽明道別,何意相照也?’意甚惡之。嶠先有齒疾,至是拔之,因中風,至鎮未旬而卒。”后多用“犀照牛渚”喻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捍溫嶠呴至牛渚磯,水深測,世云其下多怪物,嶠遂燬犀角而照之。”
    393

    一敗如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ài rú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軍隊打了大敗仗;像水潑到地上那樣收拾。形容失敗慘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》:“當第一時期,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,蔣介石打傷了腳,坐飛機回廣東去了。”
    394

    一敗涂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ài tú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:一旦;涂地:“肝腦涂地”的省略。一旦失敗就肝腦涂地。形容徹底失敗;收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天下方擾,諸侯并起,今置將善,一敗涂地。”
    395

    壹敗涂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bài tú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徹底失敗,收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天下方擾,諸侯并起,今置將善,壹敗涂地。”
    396

    已成定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chéng dìng j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已經形成確定的改變的局面或形勢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她臉上露出萬事已成定局的神態,只拿一對感激盡的圓眼睛瞪著大家。”
    397

    一代宗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dài zōng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漢書·蕭何曹參傳贊》:“淮陰黥布等已滅,唯何參擅功名,位冠群臣,聲施后世,為一代之宗臣。”一個時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。亦作“一代鼎臣”。《南史·丘靈鞠傳》:“公為一代鼎臣,復為覆餗sù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蕭何曹參傳贊》:“淮陰黥布等已滅,唯何參擅功名,位冠群臣,聲施后世,為一代之宗臣。”
    398

    掩耳盜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ěr dào z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掩耳盜鍾”。捂住耳朵偷鐘。比喻自己欺騙自己。語出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“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。則鍾大負,以椎毀之,鍾怳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“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。則鍾大負,以椎毀之,鍾怳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
    399

    一鼓一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gǔ yī b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鼓、板都是演唱時用以調和節奏的,兩者分離,因以喻互相幫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公子身邊最講得話、像心稱意的,有兩個門客……大小事多要串通得這兩個,方才弄得成。這兩個一鼓一板,只要公子出脫得些,大家有味。”
    400

    以膠投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jiāo tóu q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相合而密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孔穎達《〈春秋正義〉序》:“晉世杜元凱又為《左氏集解》,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,所謂子應乎母,以膠投漆,雖欲勿合,其離乎!”
    *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形容不可不的成語 描述不可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