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(514個)

    321

    如獲石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huò shí t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石田:指有石頭的田地,借指沒用的東西。指得到耕種的田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大王如獲石田。”
    322

    人心叵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xīn pǒ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叵:。人的心地探測。形容人心險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尹愔傳》:“吾門人多矣,尹子叵測也。”
    323

    人仰馬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yǎng mǎ f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和馬被打得翻倒在地。形容被打得慘敗。也比喻亂得一塌糊涂;收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趙家一門大小,日夜忙碌,早已弄得筋疲力盡,人仰馬翻。”
    324

    石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chì bù d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石質堅硬,丹砂色鮮紅,均改變。比喻意志堅定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楊雄《太玄·度》:“石赤奪,節士之必。測曰:石赤奪,與有要也。”
    325

    神出鬼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chū guǐ m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鬼神一樣變化無常。比喻用兵神奇迅速;變化莫測。現常比喻行動出沒無常;捉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
    326

    神出鬼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chū guǐ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
    327

    神出鬼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chū guǐ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出:顯露;沒:隱滅。形容行動出沒無常,變化神奇,捉摸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兵略論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鬼行,星曜而玄逐。”
    328

    叔度陂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dù bēi 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后漢書 黃憲傳》:“叔度汪汪若千頃陂,澄之清,淆之濁,量也。”叔度,黃憲字。后以喻人度量寬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黃憲傳》:“叔度汪汪若千頃陂,澄之清,淆之濁,量也。”
    329

    十惡五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è wǔ n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種種赦免的大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殺狗勸夫》第二折:“嫂嫂也,我曾犯十惡五逆,這一個家緣兒都被你收拾。”
    330

    束發封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fā fēng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新唐書 列女傳 賈直言妻董》:“直言坐事。貶嶺南,以妻少,乃訣曰:‘生死期,吾去,亟嫁,無須也。’董答,引繩束發,封以帛,使直言署,曰:‘非君手解。’直言貶二十年乃還,署帛宛然。乃湯沐,發墮無馀。”后以“束發封帛”指婦女忠貞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列女傳·賈直言妻董》:“直言坐事。貶嶺南,以妻少,乃訣曰:‘生死期,吾去,亟嫁,無須也。’董答,引繩束發,封以帛,使直言署,曰:‘非君手解。’直言貶二十年乃還,署帛宛然。乃湯沐,發墮無馀。”
    331

    食骨在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gǔ zài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喉:喉嚨。小骨頭卡在喉嚨之間。比喻心里有話,非說出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許慎《說文解字》“鯁”段玉裁注:“忠言逆耳,如食骨在喉,故云骨骾之臣。”
    332

    三諫之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jiàn zh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公羊傳 莊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將侵曹,曹羈諫曰:‘戎眾以無義,君請勿自敵也。’曹伯曰:‘。’三諫從,遂去之,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,則止,此之謂也。”后以“三諫之義”指事君之正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公羊傳·莊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將侵曹,曹羈諫曰:‘戎眾以無義,君請勿自敵也。’曹伯曰:‘。’三諫從,遂去之,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,則止,此之謂也。”
    333

    桑落瓦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g luò wǎ j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桑葉枯落,屋瓦解體。形容事勢敗壞到收拾的地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孔融傳》:“郜鼎在廟,章孰甚焉!桑落瓦解,其勢見。”
    334

    十里無真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lǐ wú zhēn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遠處傳來的消息輕信
    成語出處:
    黎汝青《葉秋紅》:“十里無真言,總是越傳越玄。”
    335

    聲名狼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míng lá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聲名:名譽;名聲;狼藉: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;起來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。后借以形容散亂;引申為破敗得收拾。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;收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蒙恬列傳》:“以其君為明,以是籍于諸侯。”唐 司馬貞索隱:“言其惡聲狼藉,布于諸國。”
    336

    聲名狼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míng láng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名望聲譽敗壞到了極點,收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燈錄·珊珊》:“邑之仕宦眷屬,聞之成平,聲名狼籍。”
    337

    神秘莫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mì mò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理解與預測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云德《沸騰的群山》:“蘇福順和古尚清領唐黎峴走到井口,往里邊望望,黑洞洞陰森森的,神秘莫測。”
    338

    書囊無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náng wú d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古今書籍勝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黃庭堅《送王郎》詩:“連床夜語雞戒曉,書囊無底談未了。”
    339

    似水如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shuǐ rú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魚和水一樣能離開。形容關系密切,分離。多指男女情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若是大恩人拔刀相助,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魚。”明 張鳳翼《紅拂記 傳奇大意》:“李靖人豪,張姬女俠,相逢似水如魚。”
    340

    生死有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sǐ yǒu m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挽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生死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藥物,所能損益。”
    *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形容不可不的成語 描述不可不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