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(787個)
-
381
持盈守虛
- 成語拼音:
- chí yíng shǒu xū
- 成語解釋:
- 盈:盛滿;虛:謙虛。指事業處于極盛時要謙虛謹慎,不要驕傲自滿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杜篤《大司馬吳漢誄》:“勛業既崇,持盈守虛。功成即退,挹而損諸。”
-
382
處之泰然
- 成語拼音:
- chǔ zhī tài rán
- 成語解釋:
-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。”宋 朱熹注:“顏子之貧如此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。”
-
383
措置裕如
- 成語拼音:
- cuò zhì yù rú
- 成語解釋:
- 措置:安排、料理;裕如:從容不迫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從容不費力氣;又完成得很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揚雄《法言》:“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雖山川丘陵,草木鳥獸,裕如也。”
-
384
處之怡然
- 成語拼音:
- chǔ zhī yí rán
- 成語解釋:
- 處:處理;之:代詞;怡然:安適愉快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很安適愉快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:“至日,乃往荊州門下書佐家,處之怡然。”
-
385
處之夷然
- 成語拼音:
- chǔ zhī yí rán
- 成語解釋:
- 處:處理,對待;之:代詞;夷然:坦然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王承傳》:“承每遇艱險,處之夷然。”
-
386
到處碰壁
- 成語拼音:
- dào chù pèng bì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遇受阻礙或遭到拒絕。也指事情行不通或達不到目的
- 成語出處:
-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30章:“可惜他偏偏趕上了解放,到處碰壁,直碰得頭破血流。”
-
387
倒裳索領
- 成語拼音:
- dào cháng suǒ lǐng
- 成語解釋:
-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鄧析子·無厚篇》:“驅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檻,斯逆理而求之,猶倒裳而索領。”
-
388
大材小用
- 成語拼音:
- dà cái xiǎo yòng
- 成語解釋:
- 大器物派小用場;表示使用不當。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下職位。不能充分發揮其才智。亦指人事安排不恰當而屈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陸游《送辛幼安殿撰造朝》詩:“大材小用古所嘆,管仲蕭何實流亞。”
-
389
顛顛倒倒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diān dǎo dǎo
- 成語解釋:
- ①指神思迷糊錯亂。②指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,不可置信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朱子全書》卷六:“向時有一截學者貪多務得,要讀《周禮》、諸史、本朝典故,一向盡要理會,得許多沒緊要底工夫,少刻,自己都恁自地顛顛倒倒,沒頓放處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七:“彼此夙緣,顛顛倒倒,皆非偶然也。”
-
390
顛倒是非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dǎo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指善惡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實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韓愈《唐太學博士施先生墓志銘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箋注紛羅,顛倒是非。”
-
391
得過且過
- 成語拼音:
- dé guò qiě guò
- 成語解釋:
- 得:能夠;且:姑且。只要勉強過得去;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;沒有長遠打算;也指工作敷衍了事;不負責任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小孫屠》戲文第四出:“孩兒,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,怕家中得過且過,出去做甚的?”
-
392
跌腳拌手
- 成語拼音:
- diē jiǎo bàn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受到阻礙或牽制,不能放手去干事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8回:“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,只覺得面前跌腳拌手的布滿了敵軍,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。”
-
393
大驚小怪
- 成語拼音:
- dà jīng xiǎo guài
- 成語解釋:
- 指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、奇怪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答林擇之書》:“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,樸實頭做將去,久之自然見效,不必如此大驚小怪,起模畫樣也。”
-
394
獨立自主
- 成語拼音:
- dú lì zì zhǔ
- 成語解釋:
- 自主:自己作主。不依賴別人的力量而生存;遇事自己作主;不受別人控制。
- 成語出處:
- 茅盾《子夜》十六:“最初是買辦,然后是獨立自主的老板,然后又是買辦。”
-
395
多歧亡羊
- 成語拼音:
- duō qí wáng yáng
- 成語解釋:
- 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復雜多變,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。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說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學者以多方喪生。”
-
396
淡然處之
- 成語拼音:
- dàn rán chǔ zhī
- 成語解釋:
- 淡然:不經心;不在意;處:處理;對待。用漫不經心的態度對待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劉心武《鐘鼓樓》第五章:“嵇志滿對詹麗穎的出現淡然處之。”
-
397
得饒人處且饒人
- 成語拼音:
- 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
- 成語解釋:
- 指做事不要做絕,須留有余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唾玉集·常談出處》:“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,常饒人先,其詩曰:‘自出洞來無敵手,得饒人處且饒人。’”
-
398
滴水穿石
- 成語拼音:
- dī shuǐ chuān shí
- 成語解釋:
- 滴水可把石頭打穿。比喻雖然力量小;但只要堅持不懈;就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。也作“水滴石穿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 一錢斬吏》:“一日一錢,千日千錢,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”
-
399
當為秋霜,無為檻羊
- 成語拼音:
- dāng wéi qiū shuāng,wú wéi jiàn yáng
- 成語解釋:
- 檻:關家畜的柵欄。指應當成為秋霜而不是柵欄中的羔羊。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,不能受制于人,任人擺布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廣陵思王荊傳》:“荊書與東海王疆曰:‘當為秋霜,無為檻羊。’”
-
400
丟下耙兒弄掃帚
- 成語拼音:
-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
- 成語解釋:
- 放下這樣,又做那樣。比喻事情總做不完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7回:“上上下下,那不是他操心?你一個媳婦,雖然幫著,也是天天‘丟下耙兒弄掃帚’。”
*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