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(563個)

    521

    形影相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yǐng xiāng su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分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崔峒《江山書懷》:“登高回首罷,行影自相隨。”
    522

    心猿意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yuán yì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心思定;好像猴子跳、馬奔跑樣控制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》:“卓定深沉莫測量,心猿意馬罷顛狂。”
    523

    瞎子摸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 zǐ mō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對事物知半解,對全局作判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劼人《天魔舞》第26章:“弄清楚,而要判斷這經濟的總趨勢,豈等于瞎子摸象?”
    524

    燕駿千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jùn qiā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戰國時,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。郭隗以馬為喻,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,三年后得死馬,用五百金買下馬骨,于是年,得到三匹千里馬,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,賢士將聞風而至。見《戰國策·燕策》。后以“燕駿千金”為招納賢士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時,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。郭隗以馬為喻,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,三年后得死馬,用五百金買下馬骨,于是年,得到三匹千里馬,勸說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賢,賢士將聞風而至。見《戰國策·燕策》。
    525

    右軍習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òu jūn xí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右軍: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,曾任右軍將軍,世稱王右軍。比喻味摹擬古人,能自創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宋曹《書法約言》:“既脫天腕,仍養于心,方無右軍習氣。”
    526

    燕駕越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jià yuè g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燕地的車越地的轂。謂把同的東西混在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高攀龍《寄瞿洞觀書》之二:“廣土眾民,君子所欲。老丈得之,其與世俗吏傳舍官者,必有如燕駕越轂,可同年而語。”
    527

    異口同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kǒu tóng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異:同。大家說得都樣。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陳子昂《為喬補闕論突厥表》:“臣具委細問其嘖北事,皆異口同辭。”
    528

    異口同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kǒu tó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異:同。同的嘴說出同樣的話。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致。也作“異口同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葛洪《抱樸子 道意》:“左右小人,并云可,阻之者眾,本無至心,而諫怖者,異口同聲。”
    529

    異口同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kǒu tóng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人說同樣的話,形容看法、意見完全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沈約《宋書·庾炳之傳》:“伏復深思,只有愚滯,今之事跡,異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測得物之數耳。”
    530

    啞口無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 kǒu wú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啞巴樣;說出話來。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:“番言語,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。”
    531

    葉落歸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è luò guī gē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樹葉飄落;掉在樹跟旁。古時比喻事物總有定的歸宿。現比喻忘本源。也作“落葉歸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慧能大師》:“葉落歸根,來時無口。”
    532

    鷹瞵虎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g lín hǔ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鷹和虎樣兇狠貪婪地注視著。形容心懷善,伺機攫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論私德》二:“俄羅斯政府,以鷹瞵虎視之勢,震懾五陸,而其人民稱罪惡之府,黑暗無復天日,(日本人有《露西亞亡國論》,窮形盡相。)亦生計沈窘之影響也。”
    533

    異名同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míng tó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稱同,實質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異名同實,其指也。”
    534

    意馬心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mǎ xīn y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心思定,好象猴子跳、馬奔跑樣控制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翌《睡軒》:“意馬心猿用忙,睡鄉深處解行裝。”
    535

    越鳥巢南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è niǎo cháo n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越:古代國名,今浙江帶。越地的鳥在外地筑巢,必用向南的樹枝。比喻忘故鄉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古詩十九首》:“胡馬依北風,越鳥巢南枝。”
    536

    崟崎歷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n qí lì l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崟:山高的樣子;歷落:形容儀態俊偉,與眾同。指人的儀態俊偉出眾,品格像山樣超群拔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黃宗羲《時湮謝君墓志銘》:“余讀杜伯原《谷音》,所記二十九人,崟崎歷落,或上書,或浮海,或仗劍沉淵。”
    537

    有錢買馬,沒錢置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qián mǎi mǎ,méi qián zhì 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錢買匹馬,卻沒有錢添置馬鞍。比喻用錢當,花得起大錢,卻花起必要的小錢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71回:“你看這‘有錢買馬,沒錢置鞍’的事么!有本兒開鋪子,倒沒有廚柜了。”
    538

    鴉雀無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ā què wú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。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作聲;響。鴉:烏鴉;雀:麻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四卷:“公曰:‘鴉去無聲,運何言聞?’”
    539

    冤如巷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ān rú xiàng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巷伯:周幽王時寺人(宦官),遭讒被刑。像巷伯樣冤屈。指白之冤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信如卞和,冤如巷伯,才如史遷,達如子政。”
    540

    玉石俱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shí jù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美玉和石頭樣被燒毀。比喻好壞分,同歸于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·邢子才《廣平王碑文》:“群心在辰,橫流具及,山崩川斗,星筼日銷,昆岳既毀,玉石俱燼。”
    *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