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(563個)

    541

    玉石同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shí tóng f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焚:燒。美玉和石頭樣燒壞。比喻好壞分,同歸于盡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·武帝紀》:“時運艱難,宗社危殆,昆同已燎,玉石同焚。”
    542

    玉石同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shí tóng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美玉和石頭樣燒壞。比喻好壞分,同歸于盡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新羅馬》:“逆著你來便玉石同燼,順著你來又雞犬寧。”
    543

    杳無黃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o wú huáng 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杳:遠得看到蹤影;無聲無息。好像仙人乘的黃鶴樣;去就無影無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崔顥《黃鶴樓》:“黃鶴復返;白云千載空悠悠。”
    544

    異姓骨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xìng gǔ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骨肉:血緣關系相同的人。雖然同姓但像骨肉兄弟樣親近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魏書》:“尚自少侍從,盡誠竭節,雖云異姓,其猶骨肉。”
    545

    燕雁代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yàn dài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燕夏天來溫帶,冬天歸南方;雁冬天來溫帶,夏天歸南方。比喻各自方,能相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地形訓》:“磁石上飛,云母來水,土龍致雨,燕雁代飛。”
    546

    啞子得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 zǐ dé m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啞子:啞巴。啞子做了個夢,心里全明白,卻能向人表達。比喻有某種感受卻無法向人說出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石霜圓禪師》:“啞子得夢向誰說,須彌頂上浪滔天。”
    547

    再當馮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i dāng féng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晉國人馮婦,善于打虎,后來干了。有次看見群人在捉老虎,但敢向前。于是他上前去打。比喻重操舊業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時局在大動蕩,我的心境在別種意義上也在大動蕩。我自己實在是愿意再當馮婦。”
    548

    朝東暮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dōng mù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朝:早晨。早晨在東,晚上在西。指行蹤定。比喻變來變去,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徐霖《繡襦記·聞信增悲》:“如今他在那里,朝東暮西,那有蹤跡。”
    549

    坐地自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dì zì hu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就地動,自定范圍。比喻固執端,排斥其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文藝論集·新舊與文白之爭》:“凡是文言的作品都概視為陳腐觀念,也是坐地自劃。”
    550

    知二五而未識于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只知道某方面,而知道綜合全面地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劉峻《辯命論》:“同知三者,定乎造化,榮辱之境,獨曰由人。是知二五而未識于十。”
    551

    執法如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fǎ rú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執行法令像山可動搖。形容執法嚴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:“本道言出如箭,執法如山,三尺法能為肖者宥也。”
    552

    作法自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fǎ zì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。語出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(秦惠王)發吏捕商君。商君亡至關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無驗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嘆曰:‘嗟乎!為法之敝,至此哉!’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(秦惠王)發吏捕商君。商君亡至關下,欲舍客舍,客人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無驗者,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嘆曰:‘嗟乎!為法之敝至此哉!’”
    553

    彘肩斗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jiān dòu j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本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噲遂入,披帷西鄉立,瞋目視項王……項王曰:‘壯士,賜之卮酒。’則與斗卮酒。噲拜謝,起,立而飲之。項王曰:‘賜之彘肩。’則與生彘肩。樊噲覆其盾于地,加彘肩上,拔劍切而啖之。項王曰:‘壯士,能復飲乎?’樊噲曰:‘臣死且避,卮酒安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噲遂入,披帷西鄉立,瞋目視項王……項王曰:‘壯士,賜之卮酒。’則與斗卮酒。噲拜謝,起,立而飲之。項王曰:‘賜之彘肩。’則與生彘肩。樊噲覆其盾於地,加彘肩上,拔劍切而啗之……”
    554

    貞節牌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 jié pái f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時用來表彰女性從而終的門樓。指堅貞二的標志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43回:“這監門口也蓋得那貞節牌坊。”
    555

    仗馬寒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àng mǎ hán ch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仗馬:皇宮儀仗中的立馬。象皇宮門外的立仗馬和寒天的知了樣。比喻句話也敢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冷眼觀》第30回:“般仗馬寒蟬,反得各居顯要,尸位素餐。”
    556

    眾怒難犯,專欲難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nù nán fàn,zhuān yù nán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專欲:個人的欲望,眾人的債怒可觸犯,人的欲望難于實現。指能違背多數人的意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眾怒難犯,專欲難成,合二難以安國,危之道也。”
    557

    終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shēn bù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渝:變。生自始自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實秋《談友誼》:“神圣的友誼之情,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、穩定、忠實、持久,可以終身渝。”
    558

    至死靡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sǐ mǐ t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:到;靡:沒有;它:別的。到死也變心。形容愛情專,致死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鄘風·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,母也天只,諒人只。”
    559

    之死靡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sǐ mǐ t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之:到;靡:沒有;它:別的。到死也變心。形容愛情專,致死變。現也形容立場堅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鄘風 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。”
    560

    乍同乍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à tóng zhà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乍:忽然;同:樣;異:同。會同意,同意,形容言語或態度變化太快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鬼谷子·飛坩》:“其說辭也,乍同乍異。”
    *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