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(563個)

    481

    似水如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shuǐ rú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魚和水能離開。形容關系密切,可分離。多指男女情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若是大恩人拔刀相助,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魚。”明 張鳳翼《紅拂記 傳奇大意》:“李靖人豪,張姬女俠,相逢似水如魚。”
    482

    視死猶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sǐ yóu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死看得象回家樣平常。形容怕犧牲生命。同“視死如歸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弭訟》:“夫伏之人,視死猶歸,血刃之禍,于是將起。”
    483

    殊涂同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ū tú tóng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出《易 系辭下》:“天下同歸而殊涂,致而百慮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,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。”本謂由同途徑達到同目的地。后以喻采用同方法得到相同結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天下同歸而殊涂,致而百慮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,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。”
    484

    逝者如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zhě rú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光陰如流水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'逝者如斯夫!舍晝夜。'”
    485

    土崩瓦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bēng wǎ ji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土塊散開;瓦片破碎樣。形容徹底崩潰;可收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秦紀論》:“秦之積弱,天下土崩瓦解。”
    486

    談霏玉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 fēi yù x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談話時美好的言辭像玉的碎末紛紛灑落樣。形容言談美妙,滔滔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歐陽澈《顯道辭中以詩示教因和韻復之》詩:“談霏玉屑驚人聽,歌和陽春滿坐謠。”
    487

    同歸殊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guī shū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出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天下同歸而殊涂,致而百慮。”原謂天下萬事初雖異,然終究同歸于。后泛指途徑同而結果相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天下同歸而殊涂,致而百慮。”
    488

    同門異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mén yì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義樣,實質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揚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至于子思孟軻詭哉,曰吾于孫卿與,見同門而異戶也。”
    489

    太平無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píng wú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太平盛世并無定標志。《資治通鑒·唐文宗太和六年》:“會上御延英,謂宰相曰:‘天下何時當太平,卿等亦有意于此乎?’僧孺對曰:‘太平無象。今四夷至交侵,百姓至流散,雖非至理,亦謂小康。陛下若別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后以“太平無象”諷刺反動統治者粉飾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資治通鑒·唐文宗太和六年》:“會上御延英,謂宰相曰:‘天下何時當太平,卿等亦有意于此乎?’僧孺對曰:‘太平無象。今四夷至交侵,百姓至流散,雖非至理,亦謂小康。陛下若別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
    490

    泰然自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rán zì r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泰然:鎮靜的樣子;自若:跟平常樣。形容碰上意外、嚴重或緊急的情況;能沉著鎮靜;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金史 顏盞門都傳》:“有敵忽來,雖矢石至前,泰然自若。”
    491

    蜩螗羹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o táng gēng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蜩螗:蟬;沸:沸騰。形容聲音嘈雜喧鬧,好像蟬噪、水滾、羹沸樣。比喻紛擾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論美菲英杜之戰事關系于中國》:“雖中原逐鹿,劉興項仆,蜩螗羹沸,而彼無所聞焉。”
    492

    天無二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wú èr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:太陽,比喻君王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。舊喻能同時有兩個國君。比喻凡事應統于能兩大并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坊記》:“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,家無二主,尊無二上。”
    493

    天無二日,民無二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wú èr rì,mín wú èr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:太陽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,能同時有兩個國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萬章》:“孔子曰:‘天無二日,民無二王。’舜既為天子矣,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,是二天子矣。”
    494

    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wú èr rì,tǔ wú èr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:太陽;土:國土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,能同時有兩個國王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坊記》:“天無二日,土無二王,家無二主,尊無二上。”
    495

    天無二日,民無二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wú èr rì,mín wú èr z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日:太陽。天上沒有兩個太陽,能同時有兩個國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史·太祖本紀》:“吾聞東方有稱帝者,天無二日,民豈有二主耶?”
    496

    天香國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iāng guó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形容顏色和香氣同于般花卉的牡丹花,后也形容女子的美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濬《松窗雜錄》:“天香夜染衣,國色朝酣酒。”
    497

    談笑有鴻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 xiào yǒu hóng r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鴻儒:大儒,有名的學者。與學問淵博的人在起無拘無束地談笑。指交游的人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禹錫《陋室銘》:“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。”
    498

    探玄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n xuán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探:摸取;玄珠:黑珍珠。比喻懂裝懂,知半解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叔苴子·外編》:“昔人聞赤水中有玄珠也,相與沐而探之。”
    499

    鐵證如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ě zhèng rú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證據確鑿,象山能動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柳子戲《孫安動本》第四場:“十八張冤狀在此,鐵證如山,老賊還有何辯!”
    500

    萬古長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gǔ cháng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千秋萬代都像松柏樣永遠蒼翠。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遠會消失。萬古:千秋萬代;長青:像松柏那樣永遠蒼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謝金吾》:“也論功增封食邑,共皇家萬古長春。”
    *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