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下不下的成語 (258個)

    181

    兼收并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shōu bìng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的說法都一并載錄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章學誠《文史通義·答客問》:“傳聞異辭,記載別出,能兼收并錄以待作者之抉擇,而私作聰明,自定去取,則此次之業難于憑藉者四矣。”
    182

    結繩而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é shéng ér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,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。后也指社會清平,用法律治國的空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》:“上古結繩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。”
    183

    接續香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ē xù xiāng y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接:連接,繼承;續:連接去;香煙:祭品,指祭享。比喻生養子孫,繁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37回:“官人既然作了官,總以接續香煙為重,從此要早畢婚姻,成家立業要緊。”
    184

    積重難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zhòng nán f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:長時間積累來的;重:程度深;返:返回。指經過長時間形成的良思想、作風或習慣;容易革除、改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趙翼《廿二史札記》第20卷:“掌禁兵,筦樞要,遂致積重難返,以至此極也哉。”
    185

    率爾成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ǜ ěr chéng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率爾:經思索,隨意地。加思索,筆成文。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,認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讜《唐語林·文學》:“詩云:‘書后欲題三百顆,洞庭須待滿林霜。’后人多說率爾成章,知江左嘗有人于紙尾寄洞庭霜三百顆。”
    186

    李廣未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guǎng wèi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漢名將李廣部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,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,戰功顯赫,卻見封侯。后因以“李廣未封”、“李廣侯”、“李廣難封”慨嘆功高爵,命運乖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》:“但見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廣未封侯。”
    187

    門當戶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én dāng hù d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相上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張端義《貴耳集》中卷:“個樣村僧,豈是尋常種草?要得門當戶對,還他景勝人奇。”
    188

    名紙生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zhǐ shēng m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片紙磨得生了毛,字跡模糊了。比喻人的聲譽降,今如昔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:“劉魯風投謁所知,為典謁所阻,因有詩曰:‘無錢乞與韓知客,名紙生毛為通。’”
    189

    弄兵潢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òng bīng huáng shi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漢書·循吏傳·龔遂》:“海瀕遐遠,沾圣化,其民困于饑寒而吏恤,故使陛赤子盜弄陛之兵于潢池中耳。”潢池,積水池。后因以“弄兵潢池”喻起兵。有足道之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循吏傳·龔遂》:“海瀕遐遠,沾圣化,其民困于饑寒而吏恤,故使陛赤子盜弄陛之兵于潢池中耳。”
    190

    男兒兩膝有黃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ér liǎng xī yǒu huáng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男子漢可輕易向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西游補》第六回:“行者微露忍之態,用手扶起道:‘常言道:男兒兩膝有黃金。你今后可亂跪!’”
    191

    難分難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fēn nán s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舍:放;分:分離、分別。形容感情很好;忍分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難舍難分,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‘水公館’。”
    192

    粘吝繳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án lìn jiǎo r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粘:粘貼,膠合;吝:貪;繳繞:煩瑣。形容棋一味貪子糾纏,煩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綱《與呂安老書》:“善棋者,覺一處少屈,則經營他處,率以取勝;善棋者,黏吝繳繞,肯暫舍,率以取敗。”
    193

    牛溲馬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sōu mǎ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溲:牛屎;一說指車前草。馬勃:一種生長在濕地及腐木上的菌類植物;俗稱牛尿和馬屁菌。借指值錢的賤而有用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
    194

    破釜沉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fǔ chén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破:打破;釜:鍋;沉:擊沉。比喻定必死的決心,顧一切地戰斗到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南學會敘》:“震撼精神,致心昄命,破釜沉船,以圖自保于萬一。”
    195

    片甲無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iàn jiǎ wú c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片鎧甲都沒保存來。形容全軍覆沒。同“片甲存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梁辰魚《浣紗記 交戰》:“殺得他只輪返,片甲無存,望風而逃,渡江去了。”明 陳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九十一回:“末將明日使姜尚無備,再殺他個片甲無存,早早奏凱。”
    196

    批鱗請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lín qǐ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漢成帝時,槐里令朱云以“今朝廷大臣上能匡主,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”,上書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(成帝師)以厲其馀。成帝大怒,曰:“小臣居訕上,廷辱師傅,罪死赦。”事見《漢書·朱云傳》。后以“批鱗請劍”謂敢于直言犯上請斬巨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成帝時,槐里令朱云以“今朝廷大臣上能匡主,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”,上書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(成帝師)以厲其馀。成帝大怒,曰:“小臣居訕上,廷辱師傅,罪死赦。”事見《漢書·朱云傳》。
    197

    劈頭蓋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 tóu gài l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劈:正對著;沖著;蓋:蒙;壓來。正對著頭和臉而來。形容來勢兇猛;容躲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4回:“晃蓋喝道:‘你既做賊,如何拿你在這里?’奪過士兵手里棍棒,劈頭蓋臉便打。”
    198

    齊東野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dōng yě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齊東:齊國的東部;野語:鄉人的話。孟子蔑視農民,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,聽信得。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此非君子之言,齊東野人之語也。”
    199

    棋逢對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féng duì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逢:遇到;對手:競賽中本領相上的對方。比喻作戰或競技雙方力量水平相當;難分高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尚顏《懷陸龜蒙處士》詩:“事免傷心否,棋逢敵手無。”
    200

    棋逢敵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í féng dí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彼此本領相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尚顏《懷陸龜蒙處士》詩:“事免傷心否,棋逢敵手無。”
    * 關于下不下的成語 形容下不下的成語 描述下不下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