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一個的成語 (163個)

    141

    言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商店表示不二價的匾。現比喻領導缺乏民主作風,獨斷專行,人說了算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》:“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,言堂、人決定重大問題、人崇拜、人凌駕于組織之上類家長制現象,不斷滋長。”
    142

    字褒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āo bi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字的褒揚或貶斥。泛指作文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杜預《春秋經傳集解序》:“《春秋》雖以字為褒貶,然皆須數句以成言。”
    143

    字不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ch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字也沒有更改,與原文雷同。也指字也不錯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17回:“春香把香盒送與了他,把楚楚吩咐言語字不差傳與老孔。”
    144

    字不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字也不認識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那主兒或是年老的,或是貌丑的,或是字不識的村牛,你卻不骯臟了世。”
    145

    字不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shu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爽:差錯,失誤。字也不錯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7回:“所責之事,皆系平日私語字不爽。”
    146

    字不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y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文字精醇,字也不能更改。也用于指抄襲者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 文藝傳中 孫逖》:“而逖尤精密,張九齡視其草,欲易字,卒不能也。”
    147

    啞子得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 zǐ dé m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啞子:啞巴。啞子做了夢,心里全明白,卻不能向人表達。比喻有某種感受卻無法向人說出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石霜圓禪師》:“啞子得夢向誰說,須彌頂上浪滔天。”
    148

    柱難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hù n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樓將要倒塌,不是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。比喻崩潰的形勢不是人所能挽救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代書詩百韻寄微之》:“千鈞勢易壓,柱力難支。”
    149

    字千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qiān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字有千鈞重(鈞:古代重量單位;合三十斤)。形容文字很有分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 古詩》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字千金。”
    150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yī l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字就仿佛是滴眼淚。形容文字寫得凄楚感人。亦作“淚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焚書·書答·與焦漪園》:“寫至此,淚,不知當向何人道,當與何人讀,想當照舊剃發歸山去矣!”
    151

    字值千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zhí qiā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字價值千金。指字寫得非常好。形容文辭精妙,不可更改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戴復古《望江南》詞:“結屋三間藏萬卷,揮毫字值千金。”
    152

    字之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zhī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改正字的老師。指改正別人詩文中的字或糾正誤讀、誤寫的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岱《與周伯戩之書》:“張乖崖以蕭楚才為字之師。”
    153

    忠不可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bù kě j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兼:同時并進。人不可能兼作兩國君的忠臣,指臣不事二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權勛》:“利不可兩,忠不可兼。”
    154

    針插不進,水潑不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 chā bù jìn,shuǐ pō bù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集團非常排外,不容易打進去,也比喻人堅持已見,不聽別人的任何意見
    成語出處:
    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卷第23回:“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,外人是針插不進,水潑不進。”
    155

    卓立雞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lì jī q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鶴站在雞群中樣。比喻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群人里顯得很突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戴逵《竹林七賢論》:“嵇紹入洛,或謂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,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。’”南朝梁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。”
    156

    朝令暮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lìng mù g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早晨發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了。比喻經常改變主張和辦法,會兒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鼌錯《論貴粟疏》:“賦斂不時,朝令而暮改。”
    157

    逐浪隨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ú làng suí b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指人缺乏主見;總是隨順時尚;人云亦云。逐浪:追逐浪潮;隨波:隨順波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泥滯茍且,沒而不覺,隨波漂流,與漂俱滅者亦甚眾多。”
    158

    眾怒難犯,專欲難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nù nán fàn,zhuān yù nán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專欲:人的欲望,眾人的債怒不可觸犯,人的欲望難于實現。指不能違背多數人的意愿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襄公十年》:“眾怒難犯,專欲難成,合二難以安國,危之道也。”
    159

    知人論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rén lùn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了解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。現也指鑒別人物的好壞,議論世事的得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下》:“頌其詩,讀其書,不知其人可乎?是以論其世也。”
    160

    知人知面不知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rén zhī miàn bù zh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俗語。指認識人容易,但要了解人的內心卻很困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尚仲賢《單鞭奪槊》第二折:“哥也,知人知面不知心,你道無二心呵。”
    * 關于一個的成語 形容一個的成語 描述一個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