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關于一個的成語 (163個)

    121

    木難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ù nán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樓將要倒塌,不是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。比喻崩潰的形勢不是人所能挽救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94回:“巨聞:‘大廈將傾,木難扶。’目今庫藏空虛,民日生怨,軍心俱離,總有良將。”
    122

    木難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ù ná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樓將要倒塌,不是根木頭能夠支撐得住的。比喻人的力量單薄,維持不住全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隋 王通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大廈將顛,非木所支也。”
    123

    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òng rén bù yí,yí rén bù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疑:不相信。任用人,就不要懷疑他;懷疑人,就不要任用他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論開誠之道》:“臣愿陛下虛懷易盛,開心見誠,疑則勿用,用則勿疑。與其位,勿奪其職;任徽事,勿間以言。”
    124

    人傳十,十人傳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rén chuán shí,shí rén chuán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消息由人迅速傳遞開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四回:“人傳十,十人傳百,都道:‘我等背正從逆,天理難容。’”
    125

    人得道,雞犬飛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rén dé dào,jī quǎn fēi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做了官,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二心集·張資平氏的“小說學”》:“但作者轉方向,則人得道,雞犬飛升,何況神仙的遺蛻呢。”
    126

    人得道,雞犬升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rén dé dào,jī quǎn shē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得道面仙,全家連雞、狗也都隨之升天。比喻人做了官,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充《論衡 道虛》:“淮南王學道,招會天下有道之人,傾國之尊,下道術之士,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,奇方異術,莫不爭出。王遂得道,舉家升天,畜產皆仙,犬吠于天上,雞鳴于云中。”
    127

    手包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ǒu bāo l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辦理全部事情,不容許別人插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43回:“你手包攬,我只賒我的頭錢。”
    128

    絲不線,單木不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ī bù xiàn,dān mù bù l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根絲不能織成線,棵樹不能形成林。比喻人力量單薄,辦不成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八回:“這福兒絲不線,單木不林,也覺讀的慢懈。”
    129

    手獨拍,雖疾無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ǒu dú pāi,suī jí wú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疾:急速,猛烈。比喻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韓非子·功名》:“人主之患在莫之應,故曰:手獨拍,雖疾無聲。”
    130

    身而二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ér èr r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承擔兩種任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吉傳》:“諸侯骨肉,莫親大王,大王于屬則子也,于位則臣也,身而二任之責加焉。”
    131

    身兩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liǎng r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擔任兩職務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圬者王承福傳》:“身而二任焉,雖圣者不可為也。”
    132

    身兩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liǎng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同時有兩主張。比喻無所適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焦延壽《易林》卷八:“身兩頭,近適二家,亂不可治。”
    133

    身兩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liǎ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做兩件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 張充傳》:“身兩役,無乃勞乎?”
    134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ǒu yī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的手足。指單薄的力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表記》:“后稷天下之為烈也,豈足哉!”
    135

    身做事身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24回:“我身做事身當,既有本事打了這強徒,那里等得他去調兵?”
    136

    身作事身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2回:“我恨他為什么這樣膽小,身作事身當,為什么要逃。就是他輩子不來了,我也輩子不嫁人的。”
    137

    當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yī dāng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:抵得上。人抵擋百人。形容軍隊英勇善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騰芳《山居雜著·文字法35則》:“大約古人用字,如將用兵,無不以當百。”
    138

    以當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ǐ dā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:相當。人抵擋十人。形容軍隊英勇善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 齊策》:“而當十,十而當百,百而當千。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楚戰士無不以當十,楚兵呼聲動天,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。”
    139

    當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yī dā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可抵擋十人。形容以少勝多;英勇善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 齊策》:“而當十,十而當百,百而當千。”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楚戰士無不以當十,楚兵呼聲動天,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。”
    140

    奉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yī fèng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奉:供養。用人生產的物品供養人。指生產的人少,消費的人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王符《潛夫論 浮侈》:“夫耕,百人食之;婦桑,百人衣之;以奉百,孰能供之?”
    * 關于一個的成語 形容一個的成語 描述一個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