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緊縮式成語 (2306個)

    901

    開弓不放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故意做出一種要行動的姿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3回:“事還是竟弄破了好,還是‘開弓不放箭’,大家弄幾個錢有益?”
    902

    空谷白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gǔ bái j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駒:小壯的馬。很好的一匹折馬,卻放在山谷里不用。比喻不能任用賢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小雅 白駒》:“皎皎白駒,在彼空谷。”
    903

    枯骨生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ū gǔ shēng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起死回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于仲文傳》:“伏愿垂泣辜之恩,降云雨之施,追草昧之始,錄涓滴之功,則寒灰更然,枯骨生肉。”
    904

    刻鵠成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è hú chéng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刻鵠類鶩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卷鑫《序》:“又或食古如鯁,刻鵠成鶩。”
    905

    空口無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kǒu wú p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7回:“空口無憑的話,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。”
    906

    快馬加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i mǎ jiā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徐姬《殺狗記 看書苦諫》:“何不快馬加鞭,逕趕至蒼山,救取伯伯。”
    907

    快馬一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i mǎ yī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跑得快的馬只著一鞭就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六卷:“快馬一鞭,快人一言。”
    908

    曠若發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ng ruò fā m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曠:開朗;矇:眼睛失明。眼前突然開朗。比喻人頭腦開竅,明達起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應璩《與從弟君苗君胄書》:“閑者此游,喜歡無量,登芒濟河,曠若發矇。”
    909

    口說無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shuō wú p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單憑口說,不足為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喬吉《揚州夢》第四折:“咱兩個口說無憑。”
    910

    空談無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tán wú b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于事沒有幫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笑史》:“少許勝人,空談無補。”
    911

    瞰亡往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 wáng wǎng b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瞰:窺看;亡:外出。看到對方不在家時前去拜訪。形容本來不想拜見,卻又要走一趟拜訪的過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亦瞰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”
    912

    苦學力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ǔ xué lì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力:務。刻苦學習,努力著文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白居易傳》:“驀然為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,動以萬數。蓋苦學力文所致。”
    913

    寬以待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ān yǐ dài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寬:寬容。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,柔能克剛,英雄莫敵。”
    914

    窺覦非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ī yú fēi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窺覦:窺伺可乘之隙;非望:非分之想。指伺隙謀奪帝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然以雄武專朝,窺覦非望。”
    915

    堪以告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n yǐ gào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堪:能,可以。可以感到或給予一些安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魏巍《我們唾棄那種中國人》第二章:“近年來,我對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,并獲海內外廣大讀者的贊同和好評,堪以告慰。”
    916

    口壅若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ǒu yōng ruò ch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后因以“口壅若川”喻禁輿論之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
    917

    空言無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ōng yán wú b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于事沒有幫助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陸士諤《續孽海花》第46回:“眾喙嘵嘵,空言無補。”
    918

    抗顏為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àng yán wéi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抗顏:不看別人臉色,態度嚴正不屈。為師:為人師表。不為他人所制約,不為潮流所左右,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梅,收召后學,作《師說》,因抗顏而為師。”
    919

    苛政猛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 zhèng měng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苛政:殘暴地統治。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還要兇惡暴虐
    成語出處:
    續范亭《老婦行》:“軍閥盜賊真可惡!苛政猛虎向誰訴?”
    920

    利不虧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bù kuī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利在前,能夠不虧損正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儒行》:“委之以貨財,淹之以樂好,見利不虧義。”
    * 緊縮式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