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緊縮式成語 (2306個)

    941

    良工心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g gōng xīn k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良工:手藝高明的工匠。形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,在創作過程中都費盡心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》詩:“已知仙客意相親,更覺良工心獨苦。”
    942

    李郭仙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guō xiān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后漢書·郭太傳》載,李膺與郭泰同舟而濟,從賓望之,以為神仙,故稱“李郭仙舟”。后常用為友人相親之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郭太傳》載,李膺與郭泰同舟而濟,從賓望之,以為神仙,故稱“李郭仙舟”。
    943

    立功自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gōng zì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:建樹;效:報效,獻出。指建樹功績以作出貢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83回:“只將郭子儀手下仆人失慎的,就地正法,赦郭子儀之罪,許其自后立功自效。”
    944

    蓮花步步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huā bù bù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蓮花:荷花。形容女子步態輕盈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岳伯川《鐵拐李》第二折:“人道公門不可入,我道公門多修行。若將曲直無顛倒,腳底蓮花步步生。”
    945

    樂禍不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huò bù q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樂:愛好;悛:悔改。好為禍患并堅持不改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論河北京東盜賊狀》:“其間兇殘之黨,樂禍不悛,則須敕法以峻刑,誅一以警百。”
    946

    流汗浹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hàn jiā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形容出汗多,濕透了背上的衣服。②形容慚愧不安之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無名氏《青瑣后集》:“每延英奏對,雖嚴冬盛寒亦流汗浹背。”
    947

    烈火見真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真金是不怕烈火燒的,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鑒別出是不是真金。比喻在關鍵時刻最能考驗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948

    屢教不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ǚ jiào bù g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屢:多次;一次又一次;教:教育。經過多次教育;仍然不改正。也作“累教不改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 戮子》:“嘉靖末年,新鄭故都御史高捷,有子不才,屢戒不俊,因手刃之。”
    949

    路見不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jiàn bù p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見到不平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霜葉紅似二月花》:“我不過路見不平,說幾句氣話罷哩!”
    950

    樂極悲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è jí bēi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高興到極點時,發生使人悲傷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滑稽列傳》:“酒極則亂,樂極則悲,萬事盡然,言不可極,極之而衰。《淮南子 道應訓》:“夫物盛而衰,樂極則悲。”
    951

    醴酒不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jiǔ bù s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醴酒:甜酒。置酒宴請賓客時不再為不嗜酒者準備甜酒。比喻待人禮貌漸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楚元王傳》:“可以逝矣!醴酒不設,王之意怠,不去,楚人將鉗我于市。”
    952

    累見不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i jiàn bù x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數量多,見怪不怪
    成語出處:
    953

    力濟九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jì jiǔ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濟:幫助,周濟;九區:指全國。以自己的力量周濟全國的民眾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盧照鄰《三國論》:“有大賢而不能用,睹長策而不能施,便謂力濟九區,智周萬物,天下可指麾而定,宇宙可大呼而致也。”
    954

    菱角磨作雞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困難大,波折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游《書齋壁》詩:“平生憂患苦縈纏,菱刺磨成芡實圓。”自注:“俗謂困折多者謂菱角磨作雞頭。”
    955

    落井投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jǐng tóu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趁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
    成語出處:
    沙汀《炮手》:“從未做過落井投石的事。”
    956

    厲精為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jīng wéi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厲:振作,振奮;治:治理國家。振奮精神,治理好國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魏相傳》:“宣帝始親萬機,厲精為治,練群臣,核名實,而相總領眾職,甚稱上意。”
    957

    落井下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jǐng xià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見別人落在井里;還往井下丟石頭。比喻乘人之危;加以打擊、陷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一旦臨小利害,僅如毛發比,反眼若不相識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擠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    958

    落阱下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jǐng xià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。同“落井下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一旦臨小利害,僅如毛發比,反眼若不相識;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擠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    959

    力可拔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kě bá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力氣大得可以拔起山來,形容勇力過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楚·項羽《垓下歌》:“力拔山兮氣蓋世,時不利兮騅不逝。”
    960

    廉可寄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kě jì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能夠以錢財相托。指十分廉潔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孔叢子·陳士義》:“仁可與托孤,廉可以寄財者。”
    * 緊縮式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