緊縮式成語 (2306個)
-
861
居心何在
- 成語拼音:
- jū xīn hé zài
- 成語解釋:
- 居心:存心,用意。到底有什么用意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而且散布到南方各省,到處這么散布,居心何在?”
-
862
計行慮義
- 成語拼音:
- jì xíng lǜ yì
- 成語解釋:
- 計:計策。行:實施。慮:考慮。義:道義。實施計策前要考慮到是否合乎道義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慎行論》:“君子計行慮義,小人計行其利。”
-
863
近鄉情怯
- 成語拼音:
- jìn xiāng qíng qiè
- 成語解釋:
- 指遠離家鄉多年,不通音信,一旦返回,離家鄉越近,心情越不平靜,惟恐家鄉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。用以形容游子歸鄉時的復雜心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宋之問《漢江》:“嶺外音書斷,經冬復歷春,近鄉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。”
-
864
積習生常
- 成語拼音:
- jī xí shēng cháng
- 成語解釋:
- 指積弊已久,習以為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左思《三都賦》序:“且夫玉卮無當,雖寶非用;侈言無驗,雖麗非經,而論者莫不詆訐其研精,作者大氐舉為憲章,積習生常,有自來矣。”
-
865
即心是佛
- 成語拼音:
- jí xīn shì fó
- 成語解釋:
- 佛:佛陀。佛教禪宗認為修行無須他求,只要求之于內心,便可以悟道成佛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七卷:“初參大寂,問如何是佛。大寂云:‘即心是佛。’師即大悟。”
-
866
居下訕上
- 成語拼音:
- jú xià shàn sh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屬員背地里譏笑上級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《論語 陽貨》:“子曰:‘有惡稱人之惡者,惡居下流而訕上者。’”
-
867
解衣般礴
- 成語拼音:
- jiě yī bān bó
- 成語解釋:
- 脫衣箕坐。指神閑意定,不拘形跡。后亦指行為隨便,不受拘束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公使人視之,則解衣般礴,蠃。君曰:‘可矣,是真畫者也。’”
-
868
節用厚生
- 成語拼音:
- jié yòng hòu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節:節制,減省;厚:寬厚。節約用度,充裕人民生活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楊炯《梓州官僚贊·參軍中山張曼伯贊》:“謙謙曼伯,不逾規矩,節用厚生,保家之主。”
-
869
解衣槃礴
- 成語拼音:
- jiě yī pán bó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行為隨便,不拘禮法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施潤章《就亭記》:“俗儉訟簡,賓客罕至,吏散則閉門,解衣槃礴移日,山水之意未嘗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。”
-
870
金玉其表
- 成語拼音:
- jīn yù qí biǎo
- 成語解釋:
- 金玉:珍寶。比喻外表很華美,而里面一團糟
- 成語出處:
-
871
精益求精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yì qiú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精:完美;益:更加。已經十分美好了;還要求更加美好。指對某種技能或學術的追求很高;沒有止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學而》:“《詩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”宋 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復磋之;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復磨之,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”
-
872
狡焉思逞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yān sī chě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狡焉思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康有為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“諸夷以中國之易欺也,法人將問滇桂,英人將問藏粵,俄人將問新疆,德、奧、意、日、葡、荷皆狡焉思逞。”
-
873
絕域殊方
- 成語拼音:
- jué yù shū fāng
- 成語解釋:
- 絕域:極遠的地方;殊方:他鄉。極遠的異域他鄉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裴秀傳》:“故雖有峻山巨海之隔,絕域殊方之迥,登降詭曲之因,皆可得舉而定者。”
-
874
僅以身免
- 成語拼音:
- jǐn yǐ shēn miǎn
- 成語解釋:
- 指沒有被殺或只身逃出了險境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樂毅《報遺燕惠王書》:“齊王逃遁走莒,僅以身免。”
-
875
狡焉思啟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yān sī qǐ
- 成語解釋:
- 《左傳·成公八年》:“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國蔑有?”謂懷貪詐之心圖謀侵人之國。后亦以“狡焉思肆”、“狡焉思逞”指懷貪詐之心妄圖逞其陰謀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左傳·成公八年》:“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國蔑有?”
-
876
狡焉思肆
- 成語拼音:
- jiǎo yān sī s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狡焉思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·潘岳《關中詩》:“蠢爾戎狄,狡焉思肆。”
-
877
汲引忘疲
- 成語拼音:
- jí yǐn wàng pí
- 成語解釋:
- 汲引:從井里提水,比喻引薦和提拔人才。引薦和提拔人才而忘記了疲勞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駱賓王《上袞州刺史啟》:“汲引忘疲,獎題不倦。”
-
878
舉眼無親
- 成語拼音:
- jǔ yǎn wú qīn
- 成語解釋:
- 抬頭看,看不見一個親人。比喻孤單無依,人地生疏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卷:“我舉眼無親,見了你,如見我女兒一般。”
-
879
訐以為直
- 成語拼音:
- jié yǐ wéi zhí
- 成語解釋:
- 訐:攻擊別人短處;直:直率。揭發別人的隱私自認為坦率。形容人品奸詐虛偽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陽貨》:“惡徼以為知者,惡不孫以為勇者,惡訐以為直者。”
-
880
期月有成
- 成語拼音:
- jī yuè yǒu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期:一整個周期;期月:一整月。一整月就會有成就。形容治理國家或辦某項事情見效迅速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路》:“茍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
* 緊縮式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