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子的成語 (448個)
-
421
金石絲竹
- 成語拼音:
- jīn shí sī zhú
- 成語解釋:
- 金:指金屬制的樂器;石:指石制的磬;絲:指弦類樂器;竹:指管類樂器。泛指各種樂器。也形容各種聲音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金石絲竹,樂之器也。”
-
422
井蛙之見
- 成語拼音:
- jǐng wā zhī jiàn
- 成語解釋:
- 像井底青蛙的見解。比喻偏狹的見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弘明集 明佛論》:“夫一局之奕,形算之淺,而奕秋之心,何嘗有得,而乃欲率井蛙之見,妾抑大猷。”
-
423
口服心服
- 成語拼音:
- kǒu fú xīn fú
- 成語解釋:
- 指從內心及口頭都表示信服
- 成語出處:
- 《人民文學》1977年第9期:“毛主席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,啟發我們顧全大局,使我口服心服。”
-
424
每況愈下
- 成語拼音:
- měi kuàng yù xià
- 成語解釋:
- 每:每一次;逐一;況:狀況;愈:更加。比喻情況的發展越來越不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 東坡一》:“非盡如此,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,是何每況愈下,蓋其謬耳!”
-
425
沐雨櫛風
- 成語拼音:
- mù yǔ zhì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風梳發,雨洗頭。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曹丕《黎陽作》詩:“載馳載驅,沐雨櫛風。”
-
426
鵬摶鹢退
- 成語拼音:
- péng tuán huā tuì
- 成語解釋:
- 鵬摶,本《莊子·逍遙游》;鹢退,出《左傳·僖公十六年》“六鹢退飛過宋都”。喻指宦海的浮沉,仕途的進退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錢謙益《陳昌箕日記詩敘》:“余以余生頹景,尸居假息,亦不復知海內故人鵬摶鹢退,近作何狀。”
-
427
權衡輕重
- 成語拼音:
-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
- 成語解釋:
- 權衡:衡量。衡量哪個輕,哪個重。比喻比較利害得失的大小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 王褒庾信傳論》:“權衡輕重,斟酌古今,和而能壯,麗而能典。”
-
428
乳犢不怕虎
- 成語拼音:
- rǔ dú bù pà h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年輕人沒有畏懼,敢做敢為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序言》:“我慚愧我的少年之作,卻并不后悔,甚而至于還有些愛,這真好像是‘乳犢不怕虎’。”
-
429
入鄉隨俗
- 成語拼音:
- rù xiāng suí sú
- 成語解釋:
- 到一個地方;就順從當地習俗。常用以形容隨遇而安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大寧道寬禪師》:“雖然如是,‘且道入鄉隨俗一句作么生道?’良久曰:‘西天梵語,此土唐言。’”
-
430
神工鬼斧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gōng guǐ fǔ
- 成語解釋:
- 象是鬼神制作出來的。形容藝術技藝高超,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袁枚《隨園詩話》第六卷:“二樹畫梅,題七古一篇,疊‘須’字韻八十余首,神工鬼斧,愈出愈奇。”
-
431
神乎其神
- 成語拼音:
- shén hū qí shén
- 成語解釋:
- 神:神秘;乎:語氣助詞;表示感嘆;其:那樣。形容非常奇妙神秘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75回:“向日聞得古人有‘袖占一課’之說,真是神乎其神,我只當是神仙所為,凡人不能會的。”
-
432
送往迎來
- 成語拼音:
- sòng wǎng yíng lái
- 成語解釋:
- 走的歡送,來的歡迎。形容忙于交際應酬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送往迎來,嘉善而矜不能,所以柔遠他。”
-
433
身在江湖,心存魏闕
- 成語拼音:
- shēn zài jiāng hú,xīn cún wèi què
- 成語解釋:
-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,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審為》: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闕之下,奈何?”
-
434
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
- 成語拼音:
- táng láng bǔ chán,huáng què zài hòu
- 成語解釋:
- 螳螂正要捉蟬,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目光短淺,只想到算計別人,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劉向《說苑 正諫》:“園中有樹,其上有蟬,蟬高居悲鳴飲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;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,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。”
-
435
探驪得珠
- 成語拼音:
- tàn lí dé zhū
- 成語解釋:
- 驪:古指黑龍。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。原指冒大險得大利。后常比喻文章含義深刻,措辭扼要,得到要領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陳其元《庸閑窄筆記 蔣振生書法論》:“如探驪得珠,覺前賢紛紛議論,均為饒舌矣。”
-
436
徒勞無功
- 成語拼音:
- tú láo wú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徒:徒然;白白地;功:成就。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功效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熹《詩集傳》:“厭小而務大,忽近而圖遠,將徒勞而無功也。”
-
437
投其所好
- 成語拼音:
- tóu qí suǒ hào
- 成語解釋:
- 投合對方的愛好;有巴結討好的意味。投:投合;迎合;好:愛好;喜好;所好:喜好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富翁見說是丹術,一發投其所好。”
-
438
萬變不離其宗
- 成語拼音:
- 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
- 成語解釋:
-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徐特立《抗戰給我的機會》:“對任何人,無論相識不相識的,總是一套話。言論有系統,萬變不離其宗。”
-
439
望塵莫及
- 成語拼音:
- wàng chén mò jí
- 成語解釋:
-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
-
440
文過飾非
- 成語拼音:
- wén guò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。文、飾:掩飾;過、非:過失、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劉知幾《史通 惑經》:“期則圣人設教,其理含宏,或援誓以表心,或稱非以委屈。豈與夫庸儒末學,文過飾非,使夫問者緘辭杜口,懷疑不展,若是而已哉!”
* 莊子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