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莊子的成語 (448個)

    401

    屏氣凝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ǐng qì níng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屏氣:抑制呼吸;凝神:凝聚精神。忍住呼吸;聚精會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劉鄂《老殘游記》第二回:“愈唱愈低,愈低愈細,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。滿園的人都屏氣凝神,不敢少動。”
    402

    害群之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i qún zhī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危害馬群的壞馬。比喻危害集體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劉安世《盡言集 應詔言集》:“恣其毀譽;如害群之馬,豈宜輕議哉!”
    403

    立錐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zhuī zhī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錐:插錐。指插錐的地方。比喻能容身的極小的地方。也作“置錐之地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留侯世家》:“今秦失德棄義,侵伐諸侯社稷,滅六國之后,使無立錐之地。”
    404

    怒發沖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ù fà chōng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冠:帽。憤怒得頭發豎起;頂著帽。形容憤怒到極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相如因持璧卻立,倚柱,怒發上沖冠。”
    405

    納新吐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à xīn tǔ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吸入新鮮的吐出陳舊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辛文房《唐才傳 呂巖》:“熊經鳥伸,納新吐故,無七情以奪魂魄。”
    406

    迫在眉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ò zài méi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迫:緊迫;睫:眉毛和眼睫毛。已經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間。比喻事情十分緊急;已到眼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 仲尼》:“雖遠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內,來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    407

    太倉一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ài cāng yī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太倉:古代設在京城中的大谷倉。大糧倉里的一粒谷。比喻極大的數量中一個非常小的數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多少大家集個成數出來;但恐太倉一粟,無濟于事。”
    408

    望洋興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g yáng xīng t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。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。望洋:仰望的樣;興:產生;發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劉壎《隱居通議 詩歌五》:“千古吟人,望洋興嘆。”
    409

    栩栩如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ǔ xǔ rú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形象逼真;如同活人一樣。栩栩:生動活潑的樣;生:活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趼人《發財秘訣》:“那個人做得才和棗核般大,頭便像一顆綠豆,手便像兩粒芝麻,卻做得須眉欲活,栩栩如生。”
    410

    不分畛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fēn zhěn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畛域:界限。不分界限、范圍。也比喻不分彼此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史稿 包世臣傳》:“世臣擬多裁鹽官,堆留運司之錢糧,場大使督皂戶,不分畛域,仿現行鐵硝之例,聽商販領本地官印照,赴場繳課買鹽。”
    411

    變幻無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iàn huàn wú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變幻:不規則的變化;常:常規。事物經常變化;沒有一定規律。又作“變化無常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蔡羽《遼陽海神傳》:“氣候悉如江南二三月,琪花寶樹,仙音法曲,變幻無常,耳目應接不暇。”
    412

    不知天高地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了解事物的復雜性,形容狂妄無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4回:“如今年過知非,想起幼年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來,真覺愧悔。”
    413

    樗櫟庸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lì yō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樗櫟:不成材的樹木。比喻平庸無用的人。常用作謙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楊炯《顯川縣令李公墓志銘》:“炯樗櫟庸材,瓶筲小器,仰惟先支,叨雅契于金環;俯逮婚姻,荷深知于玉潤。”
    414

    初生牛犢不怕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犢:小牛;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。比喻年輕人勇敢膽大;無所畏懼;敢作敢為。也作“初生牛犢不懼虎”、“初生牛犢不畏虎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74回:“俗云:‘初生牛犢不懼虎。’”
    415

    俯仰由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ǔ yǎng yóu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集仰:低頭和抬頭,泛指一舉一動。比喻一切受人支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 元好問《論詩》:“縱橫自有凌云筆,俯仰隨人亦可憐。”
    416

    孤雛腐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ū chú fǔ s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孤獨的鳥雛,腐爛的老鼠。比喻微賤而不值得一說的人或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憲傳》:“今貴主尚見枉奪,何況小人哉!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。”
    417

    鬼斧神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uǐ fǔ shén g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是鬼神所為。形容技藝精湛高超;幾乎不為人力所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屈大均《端州訪研歌和諸公》:“年來巖底采無余,鬼斧神工多得髓。”
    418

    厚古薄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gǔ bó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學術上重視、推崇古代的;輕視、鄙薄現代的。多用于學術研究方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米芾《寶晉英光集 蠶賦》:“由斯而言,則予之功,非欲厚古而薄今,時之異也。”
    419

    虎口逃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kǒu táo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老虎嘴里逃脫出來。比喻從險境中逃出來。也作“虎口余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朱砂擔滴水浮漚記》第一折:“我如今在虎口逃生,急騰騰再不消停。”
    420

    虎口余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kǒu yú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。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;僥幸保全了性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長卿《按復后歸睦州贈苗侍御》詩:“羊腸留覆轍,虎口脫余生。”
    * 莊子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