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的成語 (961個)
-
761
風塵之言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chén zhī yán
- 成語解釋:
- 指蜚短流長的言語
- 成語出處:
- 《魏書·王慧龍傳》:“賜慧龍璽書曰:‘義隆畏將軍如虎,欲相中害,朕自知之,風塵之言,想不足介意也。”
-
762
販夫走卒
- 成語拼音:
- fàn fū zǒu fú
- 成語解釋:
- 舊指小販和差役。泛指舊社會里地位低下者。
- 成語出處:
- 阿英《吃茶文學論》:“若夫鄉曲小子,販夫走卒,即使在疲乏之余,也要跑進小茶館去喝點茶。”
-
763
覆公折足
- 成語拼音:
- fù gōng zhé zú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不勝重任,敗壞公事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·鼎》:“鼎折足,覆公餗。”
-
764
鳳毛麟角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máo lín jiǎo
- 成語解釋:
- 鳳;麟:鳳凰、麒麟;是傳說中珍禽異獸。鳳凰身上的羽毛;麒麟頭上的犄角。比喻珍貴、稀少的人或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 文》:“康對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鳳毛麟角。”
-
765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- 成語拼音:
- 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
- 成語解釋:
- 防:阻止;甚:超過。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。指不讓人民說話,必有大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潰,傷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為川者,決之使導;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-
766
福如東海
- 成語拼音:
- fú rú dōng hǎi
- 成語解釋:
- 福氣象東海之水浩瀚無邊;舊時祝頌用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 花燈轎蓮女成佛記》:“壽比南山,福如東海,佳期。從今后,兒孫昌盛,個個赴丹墀。”
-
767
福壽年高
- 成語拼音:
- fú shòu nián gāo
- 成語解釋:
- 年高:年齡大。有福有壽,長命百歲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鄭廷玉《忍字記》第一折:“他道我福壽年高,著我似松柏齊肩老。”
-
768
蜂扇蟻聚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shān yǐ jù
- 成語解釋:
- 蜂翅扇動,螞蟻聚合。比喻人雖眾多但起不了大作用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隋書 房彥謙傳》:“況乎蕞爾一隅,蜂扇蟻聚,楊諒之愚鄙,群小之兇慝,而欲憑陵畿甸,覬幸非望者哉!”
-
769
風行草從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xíng cǎo có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風行草偃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:“故《周南》之德,《關雎》政本。本立道生,風行草從,澄其源者流清,溷其本者末濁。”
-
770
翻箱倒柜
- 成語拼音:
- fān xiāng dǎo guì
- 成語解釋:
-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;形容徹底搜尋查看。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籠,滿屋尋一個遍,那有些影兒。”
-
771
風云變色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yún biàn sè
- 成語解釋:
- 風云:比喻變幻的局勢。比喻局勢變化大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駱賓王《為徐敬業討武瞾檄》:“喑鳴則山岳崩頹,叱咤則風云變色。”
-
772
縫衣淺帶
- 成語拼音:
- féng yī qiǎn dài
- 成語解釋:
-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盜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辯,以教后世,縫衣淺帶,矯言偽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-
773
佛眼相看
- 成語拼音:
- fó yǎn xiāng k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好意對待,不加傷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博望燒屯》第一折:“這村夫若下山去呵,我和他佛眼相看。”
-
774
誹譽在俗
- 成語拼音:
- fěi yù zài sú
- 成語解釋:
- 誹:指誹謗;譽:贊揚;俗:風氣、習慣。誹謗或贊揚在于當時的風習。后來引申指風氣、習慣的作用非常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故趨舍同,誹譽在俗;意行鈞,窮達在時。”
-
775
附贅懸疣
- 成語拼音:
- fù zhuì xuán yóu
- 成語解釋:
- 附贅:附生于皮膚上的肉瘤;懸疣:皮膚上突起的瘊子。比喻多余無用的東西。
- 成語出處:
- 莊周《莊子 駢拇》:“附贅懸疣,出乎形哉!而侈于性。”
-
776
隔壁聽話
- 成語拼音:
- gé bì tīng huà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隔壁聽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唐順之《答王遵巖書》:“蓋非特文章氣節平生所劼力而事者,既于真性不切及所聞于經書師友與意見之所窺測,而自以為道者,亦竟如隔壁聽話,全無交涉。”
-
777
功高震主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gāo zhèn zhǔ
- 成語解釋:
- 功:功勞,功勛;震:震動、威震;主:君主。功勞太大,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,而功蓋天下者不賞。”
-
778
過化存神
- 成語拼音:
- guò huà cún shén
- 成語解釋:
- 過:經過;存:保存,具有。圣人所到之處,人民無不被感化,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夫君子所過者化,所存者神,上下與天地同流。”
-
779
勾魂攝魄
- 成語拼音:
- gōu hún shè pò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嚇的力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彭養鷗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那仆人一聽,鄉音入耳,已是關心;更兼那燕語鶯聲,勾魂攝魄,要走哪里走得過去?”
-
780
綱舉目張
- 成語拼音:
- gāng jǔ mù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綱;魚網上的總繩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網眼;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。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;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。也比喻條理分明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用民》:“壹引其綱,萬目皆張。”漢 鄭玄《序》:“舉一綱而萬目張,解一卷而眾篇明。”
* 大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