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的成語 (961個)
-
801
火燭銀花
- 成語拼音:
- huǒ zhú yín huā
- 成語解釋:
-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詩之三:“火燭銀花觸目紅,揭天鼓吹鬧東風。”
-
802
劍拔弩張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bá nǔ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弩:古代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;張:弓上弦。劍拔出來了;弓拉開了。比喻形勢緊張;一觸即發。也引申形容文藝作品的氣勢遒勁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袁昂《古今書評》:“韋誕書如龍威虎振,劍拔駑張。”
-
803
井底之蛙
- 成語拼音:
- jǐng dǐ zhī wā
- 成語解釋:
-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。比喻見識短淺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,拘于虛也。”
-
804
久而久之
- 成語拼音:
- jiǔ ér jiǔ zhī
- 成語解釋:
-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28回:“萬一多嘴多舌,露出話來,人家一個年輕娃子,知他性情怎樣的?久而久之,慢慢知曉便罷。”
-
805
雞骨支床
- 成語拼音:
- jī gǔ zhī chuáng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。后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。也形容十分消瘦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王戎,和嶠同時遭打喪,俱以孝稱,王雞骨支床,和哭泣備禮。”
-
806
姜桂之性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guì zhī xìng
- 成語解釋:
-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。比喻年紀越大性格越耿直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晏敦復傳》:“況吾姜桂之性,到老愈辣。”
-
807
橘化為枳
- 成語拼音:
- jú huà wéi zhǐ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人由于環境的影響而變壞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 齊 晏嬰《晏子春秋 雜下十》:“嬰聞之,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于淮北則為枳,葉徒相似,其實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異也。”
-
808
解甲歸田
- 成語拼音:
- jiě jiǎ guī tián
- 成語解釋:
- 解:脫下;甲:鎧甲。脫掉軍裝;回家種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揚雄《解嘲》:“叔孫通起于桴鼓之間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儀,得也。”
-
809
敬老尊賢
- 成語拼音:
- jìng lǎo zūn xián
- 成語解釋:
- 尊敬年紀大的或品德高尚、才能出眾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說苑 修文》:“入其境,土地辟除,敬老尊賢,則有慶,益其地。”
-
810
見錢眼開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qián yǎn kāi
- 成語解釋:
- 見到錢財就眉開眼笑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漁《比目魚 揮金》:“自古道見錢眼開,我兌下一千兩銀子,與他說話的時節,就拿來擺在面前,他見了自然動火。”
-
811
教學相長
- 成語拼音:
-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
- 成語解釋:
- 教學:教和學;長:促進;增加。教和學互相促進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是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,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。故曰教學相長也。”
-
812
嘉言善行
- 成語拼音:
- jiā yán shà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美善的言行
- 成語出處:
- 宋 曾鞏《序》:“遠至舜禹,而次及于周秦以來,古人之嘉言善行,亦往往而在也。”
-
813
嘉言懿行
- 成語拼音:
- jiā yán yì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嘉、懿:美好。美好的言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方苞《先母行略》:“幾二十年,每作,晝夜語不休,然皆幼所聞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時事,無涉鄙倍者。”
-
814
金印紫綬
- 成語拼音:
- jīn yìn zǐ shòu
- 成語解釋:
-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。古代相國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師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顯爵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國、丞相皆秦官,金印紫綬。”
-
815
夸強道會
- 成語拼音:
- kuā qiáng dào huì
- 成語解釋:
- 會:能。夸耀自己能力強、本事大。亦作“夸強說會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午時牌》第一折:“他那里夸強道會施英武,著俺那有恩有義的新尊父。”
-
816
枯株朽木
- 成語拼音:
- kū zhū xiǔ m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無用的人或物
- 成語出處:
- 宋 陳亮《又癸卯秋書》:“如亮已為枯株朽木,與一世并無所關涉,惟于秘書,不敢不致其區區耳。”
-
817
兩敗俱傷
- 成語拼音:
- liǎng bài jù shāng
- 成語解釋:
- 敗:失敗。俱:全。斗爭的雙方都受到損傷。古時卞莊子要刺虎;館豎子說;兩只老虎正在爭一牛;斗爭結果;小虎會死;大虎會傷;然后刺殺傷虎而有殺二虎之名。后比喻因斗爭;雙方都受傷害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汪應辰《文定集 答梁子鋪》:“東漢之君子必欲與小人為敵,終于兩敗俱傷,而國隨以亡。”
-
818
陵谷變遷
- 成語拼音:
- líng gǔ biàn qiān
- 成語解釋:
- 陵:大土山;谷:兩山之間的夾道。丘陵變山谷,山谷變丘陵。比喻世事變遷,高下易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為谷,深谷為陵。”
-
819
鑼鼓喧天
- 成語拼音:
- luó gǔ xuān tiān
- 成語解釋:
- 喧:聲音大。鑼鼓的聲音震天響。用敲鑼打鼓來表示喜慶的意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尚仲賢《單鞭奪槊》第四折:“早來到北邙前面,猛聽的鑼鼓喧天,那軍不到三千,擁出個將一員,雄糾糾威風武藝顯。”
-
820
臨機立斷
- 成語拼音:
- lín jī lì duàn
- 成語解釋:
- 當機立斷。抓住時機,立刻決斷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唐順之《條陳海防經略事疏》:“訪得淮揚海防兵備副使劉景韶英敏多謀,臨機立斷,運籌足以破鬼夷之算,賈勇足以汗懦將之顏。”
* 大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