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的成語 (961個)
-
721
不以為意
- 成語拼音:
- bù yǐ wéi yì
- 成語解釋:
- 不把它放在心上。表示對人、對事抱輕視態度。
- 成語出處:
- 北魏 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 秦太上君寺》:“臨淄官徒有在京邑,聞懷磚慕勢,咸共恥之,唯崔孝忠一人不以為意。”
-
722
百足之蟲,死而不僵
- 成語拼音:
- bǎi zú zhī chóng,sǐ ér bù jiāng
- 成語解釋:
- 百足:蟲名,又名馬陸或馬蚿,有十二環節,切斷后仍能蠕動。比喻勢家豪族,雖已衰敗,但因勢力大,基礎厚,還不致完全破產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“古人有言:‘百足之蟲,死而不僵。’,如今雖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,較之平常仕宦人家,到底氣象不同。”
-
723
蟲臂拒轍
- 成語拼音:
- chóng bì jù zhé
- 成語解釋:
- 拒:抵抗;轍:車輪痕跡,指車。比喻以小敵大,力量懸殊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元稹《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》:“蟲臂拒轍,雞肋承拳,萬萬相殊,破之必矣。”
-
724
乘高決水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gāo jué shuǐ
- 成語解釋:
- 憑借地勢居高臨下,決口放水。比喻費力小,收效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言為治所先上殿札子》:“陛下誠能行此二者……后日之政,如順風吹毛,乘高決水,可以不勞而成功者。”
-
725
倉皇失措
- 成語拼音:
- cāng huáng shī cuò
- 成語解釋:
- 倉皇:匆忙而又慌張;措:措置;安排。指忙亂驚慌得不知怎么辦才好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王楙《野客叢書 魏證蒯通》:“不以事敗而遽變前說,要胸中有守而然,異乎倉皇失措,遽變前說者也。”
-
726
崇論宏議
- 成語拼音:
- chóng lùn hóng yì
- 成語解釋:
- 崇:高;宏:大。高超的見解和議論。又作“崇論閎議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司馬相如傳》:“必將崇論閎議,創業垂統,為萬世規。”
-
727
操奇計贏
- 成語拼音:
- cāo qí jì yíng
- 成語解釋:
- 奇:奇貨;贏:贏利。形容商人囤積居奇,謀取厚利
- 成語出處:
- 清 章炳麟《讀書后》:“雖閉關絕市,裹商人之足焉可也,又安得夫操奇計嬴,以成輕重之勢者哉!”
-
728
超前軼后
- 成語拼音:
- chāo qián yì hòu
- 成語解釋:
- 軼:超出。超過前輩,冠絕后世。形容獨一無二,無與倫比
- 成語出處:
- 《太平天國·欽定士階條例》:“仰見天朝制度維新,超前軼后,洵為萬萬年不易良規。”
-
729
攢三聚五
- 成語拼音:
- cuán sān jù wǔ
- 成語解釋:
- 三三五五聚在一起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2回:“暖閣之中有一玉石條盆,里面攢三聚五栽著一盆單瓣水仙。”
-
730
愁山悶海
- 成語拼音:
- chóu shān mèn hǎi
- 成語解釋:
- 憂愁如山,苦悶似海。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,象海一樣深,無法排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二折:“俺又不曾弄月嘲風,怎攬這場愁山悶海。
-
731
翠羽明珠
- 成語拼音:
- cuì yǔ míng zhū
- 成語解釋:
- 翠羽:翡翠鳥的羽毛;明珠:珍珠。比喻珍貴的物品或富家女子的華麗飾品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孝祥《二郎神·七夕》詞:“聚翠羽明珠三市滿,樓觀涌,參差金碧。”
-
732
處尊居顯
- 成語拼音:
- chǔ zūn jū xiǎn
- 成語解釋:
- 顯:顯要,顯赫。指有聲望有地位。形容職位高,權勢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王充《論衡·逢遇》:“處尊居顯,未必賢,遇也。”
-
733
沖州撞府
- 成語拼音:
- chōng zhōu zhuàng fǔ
- 成語解釋:
- 沖:向前直闖。州、府:舊時縣以上行政區劃名,泛指大城市、大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二十七回:“他們是沖州撞府,逢場作戲,賠了多少小心得來的錢物。” 又四十回:“我們沖州撞府,那里不曾去!”
-
734
得步進步
- 成語拼音:
- dé bù jìn bù
- 成語解釋:
- 已進了一步,還要向前進一步。比喻野心大,貪心永不滿足。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自北寧失敗后,法人得步進步,海疆處處戒嚴。”
-
735
得寸進尺
- 成語拼音:
- dé cùn jìn chǐ
- 成語解釋:
- 得到了一寸又進一步得到一尺。比喻欲望越來越大;貪心不足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遠交而近攻,得寸則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-
736
達地知根
- 成語拼音:
- dá dì zhī gē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根底清楚、明白
- 成語出處:
- 元 關漢卿《調風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,爭奈忒達地忒知根,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。”
-
737
地廣人稀
- 成語拼音:
- dì guǎng rén xī
- 成語解釋:
- 地域廣闊;人煙稀少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地理志下》:“習俗頗殊,地廣民稀。”
-
738
地廣人希
- 成語拼音:
- dì guǎng rén x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地廣人稀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楚越之地,地廣人希。”
-
739
道高益安,勢高益危
- 成語拼音:
- dào gāo yì ān,shì gāo yì wēi
- 成語解釋:
- 益:更加;勢:權勢。道德越高尚,為人處事好,就越安全;權勢越大,更容易濫用權力,剛愎自用,就越危險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道高易安,勢高益危。居赫赫之勢,失身且有日矣。”
-
740
登高一呼
- 成語拼音:
- dēng gāo yī h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有影響的人物發出倡議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他在外面登高而呼,只怕還容易些。”
* 大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