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的成語 (961個)
-
481
快步流星
- 成語拼音:
- kuài bù liú xī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步子跨得大,走得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單田芳《燕王掃北》第32回:“又等了一會兒,李七騎馬回來了。只見他在府門外翻身下馬,手提馬鞭,快步流星進了里屋。”
-
482
口呆目鈍
- 成語拼音:
- kǒu dāi mù dù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口呆目瞪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克非《春潮急》二五:“張福壽頓時口呆目鈍,半天才小聲說:‘我曉得的喃!我又沒去戴過紅花、吃過油大。’”
-
483
渴而穿井
- 成語拼音:
- kě ér chuān jǐ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先沒準備,臨時才想辦法
- 成語出處:
- 《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!”
-
484
渴而掘井
- 成語拼音:
- kě ér jué jǐng
- 成語解釋:
- 到口渴才掘井。比喻事先沒有準備,臨時才想辦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!”
-
485
曠夫怨女
- 成語拼音:
- kuàng fū yuàn nǚ
- 成語解釋:
- 曠夫:大齡而未娶妻室的男子;怨女:大齡而未嫁人的女子。指年齡已大,尚未婚配的男女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內無怨女,外無曠夫。”
-
486
肯構肯堂
- 成語拼音:
- kěn gòu kěn táng
- 成語解釋:
- 堂:立堂基;構:蓋屋。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大誥》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為堂基,況肯構主屋乎?”
-
487
款款而談
- 成語拼音:
- kuǎn kuǎn ér tán
- 成語解釋:
- 款:誠懇。誠懇而從容的談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5回:“又兼看著九公有個師徒分際,褚大娘子有個姐妹情腸,才得這樣款款而談。”
-
488
慷慨解囊
- 成語拼音:
- kāng kǎi jiě náng
- 成語解釋:
- 慷慨:大方;不吝惜;囊:口袋;指錢袋。非常豪爽地打開錢袋;拿出錢來。指十分大方地在經濟上幫助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魯智深見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慳吝,只要下山。”
-
489
坑蒙拐騙
- 成語拼音:
- kēng méng guǎi pi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以欺騙手段撈取錢財,陷害他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匯報》1986.7.19:“坑蒙拐騙發不了大財,發了小財也長不了。”
-
490
孔孟之道
- 成語拼音:
- kǒng mèng zhī dào
- 成語解釋:
- 孔:孔子;孟:孟子。指儒家學說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60回:“松聞曹丞相文不明孔、孟之道,武不達孫、吳之機,專務強霸而居大位,安能有所教誨,以開發明公耶?”
-
491
肯堂肯構
- 成語拼音:
- kěn táng kěn gòu
- 成語解釋:
- 堂:立堂基;構:蓋屋。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大浩》:“若考作室,既底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構?”孔傳:“以作室喻政治也,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為堂基,況肯構立屋乎?”
-
492
尻輿神馬
- 成語拼音:
- kāo yú shén mǎ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尻輪神馬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,以神為馬,予因以乘之,豈更駕哉。”成玄英疏:“尻無識而為輪,神有知而作馬,因漸漬而變化,乘輪馬以遨游,茍隨任以安排,亦于何而不適者也。”
-
493
樂不可言
- 成語拼音:
- lè bù kě yán
- 成語解釋:
- 快樂得無法用言語形容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屈原《楚辭 大招》:“魂兮歸徠!樂不可言只。”
-
494
力不能及
- 成語拼音:
- lì bù néng jí
- 成語解釋:
- 力量達不到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下:“一城百姓見城自摧破,自來搜捉紂王,紂王見兵勢甚大,力不能及。”
-
495
力不勝任
- 成語拼音:
- lì bù shèng rèn
- 成語解釋:
- 勝任:擔當得起或承受得住。能力不夠;難以擔當任務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……言不勝其任也。”
-
496
狼狽萬狀
- 成語拼音:
- láng bèi wàn zhuàng
- 成語解釋:
- 狼狽:窘迫的樣子;萬狀:多種樣子。形容極其困頓、窘迫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刊大宋宣和遺事》:“太上因暑熱成病,狼狽萬狀。”
-
497
量才錄用
- 成語拼音:
- liàng cái lù yòng
- 成語解釋:
- 量:估量;衡量;錄用:收錄任用。根據不同的才能相應地安排適當的工作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凡所擘劃利害,不問何人,小則隨事酬勞,大則量才錄用。”
-
498
六尺之托
- 成語拼音:
- liù chǐ zhī tuō
- 成語解釋:
- 托:委托。指受囑托撫育遺孤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明帝紀》:“并可以受六尺之托,臨大節而不撓。”
-
499
力敵千鈞
- 成語拼音:
- lì dí qiān jūn
- 成語解釋:
- 敵:抵擋;鈞:古代重量單位,合當時三斤。形容力氣大,能抵擋住幾萬斤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良樂軼能于相,馭烏獲抗力于千鈞。”
-
500
鸞歌鳳舞
- 成語拼音:
- luán gē fèng w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美妙的歌舞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山海經 大荒南經》:“爰有歌舞之鳥,鸞鳥自歌,鳳鳥自舞。”
* 大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