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大的成語 (961個)

    501

    良工巧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良工:手藝精良的工人;巧匠:技藝精巧的匠人。指技藝高超的工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·慎覽·不廣》:“齊之東鄙人有常致苦者……不知致苦,卒為齊國良工,澤及子孫。”
    502

    連昏達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 hūn dá s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通宵達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汕《海外紀事》卷一:“平明,竹者、木者、夾茆者、削藤者、鍬者、鍤者,乘屋而呼,穴坎而下者,連昏達曙,三日夜而成。”
    503

    麟角鳳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jiǎo fèng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距:鳥的腳爪。麒麟的角,鳳凰的爪。比喻備而不必用的珍貴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葛洪《自敘》:“晚又學七尺杖術,可以入白刃,取戟,然亦是不急之末學;知之譬如麟角鳳距,何必用之。”
    504

    臨渴穿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 kě chuān jǐ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穿:打。臨到口渴時才想到鑿井。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內經·素問·四氣調神論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藥之,亂已成而后治之,譬猶渴而穿井,斗而鑄錐,不亦晚乎!”
    505

    綾羅綢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g luó chóu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二回:“京城地方的局面越,人的眼皮子越薄,金子是黃的,銀子是白的,綾羅綢緞是紅的綠的,這些人的眼珠子可是黑的,一時看在眼里,議論紛紛。”
    506

    綠林豪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lín háo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綠林中本領出眾的人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成章《浙案紀略》上卷第四章第二節:“其同鄉許振鵬……去之寧波,由王金發介紹,因得入嵐山,連結綠林豪士。”
    507

    落落難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uò luò nán 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形容事情很邈遠,很難實現。后也形容為人孤僻,不易合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耿弇傳》:“將軍前在南陽,建此策,常以為落落難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”
    508

    龍拏虎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mù hǔ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龍爭虎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喻汝礪《八陣圖》詩:“笑云此公肚皮,龍拏虎擲填胸胄。”
    509

    柳眉剔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ǔ méi tī s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女子發怒時聳眉之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五八回:“[潘金蓮]登時柳眉剔豎,星眼圓睜,叫春梅打著燈,把角門閂了,拿來棍把那狗沒高低只頓打。”
    510

    冷暖自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ng nuǎn zì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水的冷暖,飲者自知。佛教禪宗用以比喻自己證悟的境界。也比喻學習心得深淺,只有自己知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善無畏《日經疏》第12卷:“如飲水者,冷熱自知。”
    511

    老羆當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pí dāng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猛將鎮守要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·王羆傳》:“羆除華州剌史……便袒身露髻徒跣,持一白棒,呼而出,謂曰:‘老羆當道臥,貉子那得過!’敵見,驚退。”
    512

    量如江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àng rú jiāng h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度量非常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董君瑞《般涉調·哨遍》:“你是多少人稱贊,道你量如江海,器若丘山。”
    513

    立少觀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shǎo guān d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略一作為而影響很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七法》:“立少而觀多,則天下懷之矣。”
    514

    凌上虐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íng shàng nüè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凌:欺負。欺侮在上的人,虐待在下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·魏書·后主傳》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:“昔項籍總一強眾,跨州兼土,所務者,然卒敗垓下,死于東城,為笑千載,皆不以義,凌上虐下故也。”
    515

    力挽狂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wǎn kuáng l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力:竭力;挽:挽回;狂瀾:巨的波浪。用力阻止巨的波浪。比喻竭力扭轉險惡危急的局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障百川而東之,回狂瀾于既倒。”
    516

    勞形苦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áo xíng kǔ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身體疲勞,精神困乏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故事新編 非攻》:“勞形苦心,扶危濟急,是賤人的東西,人們不取的。”
    517

    流血漂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xuè piāo l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鹵:通“櫓”,盾牌。血流得能將櫓浮起來。形容死傷極多。亦作“流血漂忤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中山策》:“此戰之于伊闕,破二國之軍,流血漂鹵,斬首二十四萬。”
    518

    賴有此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i yǒu cǐ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賴:依賴、倚靠。幸虧有一著(才得解救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石勒載記》:“嘗使人讀《漢書》聞酈食其勸立六國后,驚曰:‘此法當失,何得遂成天下!’至留侯諫,乃曰:‘賴有此耳。’”
    519

    流言惑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yán huò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流言:無根據的話。指制造謠言以欺騙、迷惑群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翟方進傳》:“今翟義、劉信等謀反逆,流言惑眾,欲以篡位。”
    520

    明察秋毫,不見輿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íng chá qiū háo,bù jiàn yú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目光敏銳,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,而看不到一車柴草。比喻為人精明,只看到小節,看不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見輿薪,則王許之乎?”
    * 大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