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雜式 (170個)
-
1
治絲益棼
- 成語拼音:
- zhì sī yì fén
- 成語解釋:
- 整理蠶絲不找頭緒;結果越整理越亂。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;不但問題沒解決反而更加復雜。棼:紛亂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以亂,猶治絲而棼之也。”
-
2
聊復爾耳
- 成語拼音:
- liáo fù ěr ěr
- 成語解釋:
- 姑且如此而已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任誕》:“答曰:‘未能免俗,聊復爾耳!’”
-
3
舍我復誰
- 成語拼音:
- shě wǒ fù shuí
- 成語解釋:
- 舍:放棄。除了我沒有別人了。指只有自己才能擔當
- 成語出處:
- 金·段克己《臨江仙·幽懷》:“皇天如欲治,舍我復誰耶?”
-
4
無以復加
- 成語拼音:
- wú yǐ fù jiā
- 成語解釋:
- 復:再。再也不能超過。指程度達到了頂點。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莽傳下》:“宜崇其制度,宣視海內,且令萬世之后無以復加也。”
-
5
花里胡哨
- 成語拼音:
- huā lǐ hú shà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。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9回:“一同進到房里,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,紅筆對的樣,花里胡哨的。”
-
6
花藜胡哨
- 成語拼音:
- huā lí hú shà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或比喻人浮華而不實在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9回:“一同進到房里,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,紅筆對的樣,花藜胡哨的。”
-
7
花麗狐哨
- 成語拼音:
- huā lì hú shà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或比喻人浮華而不實在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0回:“他自己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麗狐哨,喬龍畫虎的,兩面三刀哄他,就是千好萬好了。”
-
8
花貍狐哨
- 成語拼音:
- huā lǐ hú shà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或比喻人浮華而不實在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2回:“我家是清涼瓦屋,不像這個害黃病的房子,花貍狐哨的門扇!”
-
9
千慮一得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lǜ yī dé
- 成語解釋:
- 慮:思考;得:收獲。在千百次的考慮中;總會有正確的時候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 齊 晏嬰《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十八》:“嬰聞之:圣人千慮,必有一失; 愚人千慮,必有一得。”
-
10
千慮一失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lǜ yī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失:錯誤。指聰明人的考慮,也會有不周到的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 齊 晏嬰《晏子春秋 內篇雜下十八》:“嬰聞之:圣人千慮,必有一失; 愚人千慮,必有一得。”
-
11
同仇敵慨
- 成語拼音:
- tóng chóu dí kǎ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同仇敵愾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五論“文人相輕”——明術》:“讀者大眾的對于某一作者,是未必和‘批評’或‘批判’者同仇敵慨的。”
-
12
萬人空巷
- 成語拼音:
- wàn rén kōng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本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奔向一個地方;以致住宅空蕩蕩的。現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;致使街巷都空了。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蘇軾《八月十七復登望海樓》詩:“賴有明朝看潮在,萬人空巷斗新妝。”
-
13
一之已甚
- 成語拼音:
- yī zhī yǐ shè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一之謂甚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任蕃《夢游錄·張生》:“酒至白面少年,復請歌。張妻曰:‘一之已甚,其可再乎?’”
-
14
變本加厲
- 成語拼音:
- biàn běn jiā lì
- 成語解釋:
- 本:本來;原先;加:更加;厲:厲害;猛烈。原指比原來的情況更加發展。現也形容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梁 蕭統《序》:“蓋踵其事而增華,變其本而加厲,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
-
15
寸陰是競
- 成語拼音:
- cùn yīn shì jìng
- 成語解釋:
- 寸陰:指短暫的時間;是:文言助詞,用在動詞與賓語之間,起把賓語提前的作用;競:爭取。一寸光陰也應當爭取,不能浪費。形容時間極其寶貴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周興嗣《千字文》:“尺璧非寶,寸陰是競。”
-
16
寸陰是惜
- 成語拼音:
- cùn yīn shì xī
- 成語解釋:
- 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也應當愛惜。表示時間極其寶貴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·梁·周興嗣《千文字》:“尺壁非寶,寸陰是競。”
-
17
到此為止
- 成語拼音:
- dào cǐ wéi zhǐ
- 成語解釋:
- 以這里為界限
- 成語出處:
- 陳忠實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嘆口氣:‘完了。到此為止。’”
-
18
滴里嘟嚕
- 成語拼音:
- dī lǐ dū l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大大小小的一串東西高低不齊地掛在一起,顯得很累贅,不利落
- 成語出處:
-
19
二百五
- 成語拼音:
- èr bǎi wǔ
- 成語解釋:
- 指傻頭傻腦,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83回:“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
-
20
犯而不校
- 成語拼音:
- fàn ér bù jiào
- 成語解釋:
- 犯:冒犯;校:計較。別人冒犯了;也不計較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泰伯》:“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;有若無,實若虛,犯而不校。”
* 復雜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