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復雜式 (170個)

    81

    升高自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gāo zì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升:上升,提高。比喻事情循序進行由淺入深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太甲》:“若升高必自下,若陟遐必自邇。”
    82

    水火不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huǒ bù b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不避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若有驅使,奮勇直前,水火不避。”
    83

    水火不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huǒ bù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水火不避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既整齊,王可試下觀之,唯王所欲用之,雖赴水火猶可也。”
    84

    神乎其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hū qí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技藝或手法十分高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31回:“他僅著這個法子去拐騙金銀,又樂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騙,這才是神乎其技呢!”
    85

    神乎其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hū qí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:神秘;乎:語氣助詞;表示感嘆;其:那樣。形容非常奇妙神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75回:“向日聞得古人有‘袖占一課’之說,真是神乎其神,我只當是神仙所為,凡人不能會的。”
    86

    傻里傻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ǎ lǐ shǎ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愚蠢、糊涂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三家巷》:“阿炳這孩子傻里傻氣,又蠢又笨,打鐵不成,當鞋匠也不成。”
    87

    死傷枕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shāng zhěn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枕藉:縱橫相枕而臥。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痛史》第18回:“李恒的船,本來乘著北風,滿拽帆篷而來,到此收篷不及,被守義一陣弩箭,射得眾韃子死傷枕藉。”
    88

    死無所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wú suǒ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名:為世人知曉。雖死而不為人所稱道。指白白地送死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聞此必恐而謀泄,死無所名,非壯士也。”
    89

    蛇無頭不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wú tóu bù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:走。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起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18回:“蛇無頭不行,兵無主自亂,大都棄城逃生,各走各路。”
    90

    死亡枕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wáng zhěn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枕藉:縱橫相枕而臥。形容死的很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朱自清《執政大屠殺記》:“那時前后都有槍彈,人多門狹,前面的槍又極近,死亡枕藉。”
    91

    死相枕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xiāng zhěn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枕藉:縱橫相枕而臥。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李文祥等傳贊》:“抗言極論,竄嫡接踵,而來者愈多;死相枕藉,而赴蹈恐后。”
    92

    三月不知肉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齊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
    93

    死亦瞑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yì míng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瞑目:閉眼。死而閉眼。指死后沒有什么牽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袁枚《與香亭書》:“是即吾家之佳子弟,老夫死亦瞑目矣。”
    94

    死也瞑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yě míng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瞑目:閉眼。死而閉眼。指死后沒有什么牽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5回:“我只要到父親眼前,死也瞑目。”
    95

    死有余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yǒu yú x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死有余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沈德符《野獲編·世宗廢后》:“至殺無辜,如文臣李夢陽、內臣何文鼎輩所奏,真死有余僇。”
    96

    死有余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yǒu yú z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死有余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哀帝紀》:“幸得充位宰相,不能進賢退不肖,以此負國,死有余責。”
    97

    死有余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ǐ yǒu yú z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死有余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謝除兩職守禮部尚書表》:“臣等雖三尺之喙,日誦五車之書,反不如醫卜執技之流、簿書奔走之吏,其為尸素,死有余誅。”
    98

    痛定思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òng dìng sī t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讓人震撼;也讓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與李翱書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當痛之時,不知何能自處也。”
    99

    土里土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lǐ tǔ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沒有見過世面,具有或表現出各種鄉下人特性的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袁靜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18回:“穿著肥肥大大的花褂子,下面是寬腿兒藍褲子,土里土氣的。”
    100

    歪不橫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i bù héng l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歪斜不正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* 復雜式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