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史記的成語 (786個)

    661

    招搖過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yáo guò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大搖大擺地走過大街。比喻故意在人多熱鬧的地方顯示聲勢;惹人注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孔子世家》:“居衛月余,靈公與夫人同車,宦者雍渠參乘,出,使孔子為次乘,招搖市過之。”
    662

    政由己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g yóu jǐ c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政令由一己發出。指把持大權,獨斷專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項羽本紀》:“三年,遂將五諸侯滅秦,分裂天下,而封王侯,政由羽出,號為‘霸王’。”
    663

    瞻云就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 yún jiù r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賢明的君主恩澤施及尤民。后多比喻得近天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五帝本紀》:“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
    664

    忠言逆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yán nì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誠懇的勸告聽起來不舒服。逆:不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留侯世家》:“且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藥苦口利于病。”
    665

    鄒衍談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ōu yǎn tán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;奭也文具難施……故齊人頌曰:‘談天衍,雕龍奭。’”后因以“鄒衍談天”喻善辯。鄒,通“騶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;奭也文具難施……故齊人頌曰:‘談天衍,雕龍奭。’”
    666

    左縈右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ǒ yíng yòu f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左收卷,右拂拭。比喻輕而易舉,或技藝精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楚世家》:“若夫泗上十二諸侯,左縈而右拂之,可一旦而盡也。”
    667

    中原逐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yuán zhú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中原:古代指我國中部;跟邊疆相對而言;逐:追逐;鹿:比喻政權或爭逐的對象。舊時比喻群雄在中原爭奪天下;也作“逐鹿中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淮陰侯列傳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    668

    遵厭兆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yàn zhào x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遵循預兆行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田敬仲完世家論》:“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,之齊國之政,非必事勢之漸然也,蓋若遵厭兆祥云。”
    669

    諸子百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zǐ bǎi ji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諸子:指孔子、老子、莊子、荀子等;百家:指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各種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。后用來對我國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賈生年少,頗通諸子百家之書。文帝召以為博士。”
    670

    舟中敵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u zhōng dí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船的人都成的敵人。比喻大家反對,十分孤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。”
    671

    朝奏暮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zòu mù z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早晨上書帝王,晚上就被召見。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 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捍主父偃呴資用乏,留久,諸公賓客多厭之,乃上書闕下。朝奏,暮召入見。所言九事,其八事為律令,一事諫伐匈奴。”
    672

    助紂為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ù zhòu wéi nü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幫助壞人干壞事(紂: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紂王;虐:暴行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留侯世家》:“今始入秦,即安其樂,此所謂助桀為虐。”
    673

    作作有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zuò yǒu m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作作:光芒四射的樣子。形容光芒四射。也比喻聲勢顯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·天官書》:“歲陰在酉,星居午。……作作有芒。”
    674

    沾沾自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 zhān zì x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沾沾:輕浮的;自鳴得意的樣子。形容自滿得意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。”
    675

    博聞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ó wén qiá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聞:見聞。形容知識豐富,憶力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第八卷:“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,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,博聞強而守之以淺者不隘。”
    676

    博聞強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ó wén qiáng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聞:見聞;識:。見聞學識廣博;憶力強。也作“博聞強”、“博聞強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 曲禮上》:“博聞強識而讓,敦善行而不怠,謂之君子。”
    677

    亡國之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áng guó zhī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國家將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,后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》:“亡國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    678

    不值一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bù zhí yī q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毫無價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沈德符《野獲編 臺省 御大夫被論》:“此兩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,晚途遭詬,不值一錢,憲體至是掃地矣。”
    679

    嫁禍于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 huò yú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嫁:轉移。把災禍轉嫁給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 阮孝緒傳》:“答曰:‘己所不欲,豈可嫁禍于人。’乃焚之。”
    680

    流言蜚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ú yán fēi y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毫無根據的話;多指背后議論、誣蔑或挑撥離間的壞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 馬孟楨傳》:“入主出奴,愛憎由心,雌黃信口,流言蜚語,騰入禁庭,此士習可慮也。”
    * 史記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