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正式 (7973個)
-
721
北門鎖鑰
- 成語拼音:
- běi mén suǒ yuè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北城門上的鎖和鑰匙。后借指北方的軍事要地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孔平仲《孔氏談苑》第五卷:“寇萊公守北門,虜使經由,問曰:‘相公望重,何以不在中書?’答曰:‘主上以朝廷無事,北門鎖鑰非準不可。’”
-
722
班馬文章
- 成語拼音:
- bān mǎ wén zhāng
- 成語解釋:
-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并稱。泛指可與班固、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無名氏《鳴鳳記 鄒林游學》:“夔龍禮樂承先范,班馬文章勘墨鉛。”
-
723
閉門謝客
- 成語拼音:
- bì mén xiè kè
- 成語解釋:
- 指不接待客人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11回:“我從此閉門謝客,永不見人。”
-
724
避面尹邢
- 成語拼音:
- bì miàn yǐn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以之比喻因嫉妒而避不見面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武帝同時寵幸尹夫人與邢夫人,詔二人不得相見。尹夫人向武帝請求見邢夫人。相見后,尹夫人“乃低頭俯而泣,自痛其不如也”。見《史記 外戚世家》。
-
725
不毛之地
- 成語拼音:
- bù máo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毛:地面上生長的谷物、草木。原指不種五谷的地方。后指最荒涼、貧瘠或沒有被開墾的地方。也作“不發之地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公羊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君如矜此喪人,錫(賜)之不毛之地。”
-
726
不牧之地
- 成語拼音:
- bù mù zhī dì
- 成語解釋:
- 牧:放牧牲畜。不能牧養牛馬的地。指荒地
- 成語出處:
- 漢 桓寬《鹽鐵論 論功》:“不牧之地,不羈之民。”
-
727
北門之管
- 成語拼音:
- běi mén zhī guǎn
- 成語解釋:
- 管:鑰匙。表示軍事要地或守御重任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:‘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,若潛師以來,國可得也。’”杜預注:“管,鑰也。”
-
728
半面之舊
- 成語拼音:
- bàn miàn zhī jiù
- 成語解釋:
- 半面:見過面;舊:原先,引申為舊友。指只見過一面的舊交
- 成語出處:
- 唐 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初應進士時,中朝無緦麻之親,達官無半面之舊。”
-
729
半面之交
- 成語拼音:
- bàn miàn zhī jiāo
- 成語解釋:
- 同別人只見過一面的交情。意謂交情不深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62回:“我與道友未有半面之交,此語從何而來?”
-
730
北門之寄
- 成語拼音:
- běi mén zhī jì
- 成語解釋:
- 指負軍事重任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李自良傳》:“德宗以河東密邇胡戎,難于擇帥,翌日,自良謝,上謂之曰:‘卿與馬燧存軍中事分,誠為得禮;然北門之寄,無易于卿。’”
-
731
杯茗之敬
- 成語拼音:
- bēi míng zhī jìng
- 成語解釋:
- 請人飲宴的謙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鏡花緣》第十一回:“吳之和對唐敖、多九公道:‘二位大賢由天朝至此,小子誼屬地主,意欲略展杯茗之敬,少敘片時,不知可肯枉駕?’”
-
732
筆墨之林
- 成語拼音:
- bǐ mò zhī lín
- 成語解釋:
- 斯文萃集的地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王充《論衡 對作》:“漢家極筆墨之林,書論之造,漢家尤多。”
-
733
摽梅之年
- 成語拼音:
- biào mén zhī nián
- 成語解釋:
- 摽梅:梅子成熟后落下來。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召南 摽有梅》:“摽有梅,其實七兮。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”
-
734
逋慢之罪
- 成語拼音:
- bū màn zhī zuì
- 成語解釋:
- 不遵守法令的罪過。宋·王安石《再辭同修起居注第五狀》:“臣之區區,辭說已窮,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茍止者,非特欲守前言之信,亦不敢上累朝廷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王安石《再辭同修起居注第五狀》:“臣之區區,辭說已窮,然不敢避逋慢之罪而茍止者,非特欲守前言之信,亦不敢上累朝廷。”
-
735
比年不登
- 成語拼音:
- bǐ nián bù dēng
- 成語解釋:
- 比:屢屢;頻頻。農業連年歉收。亦作“比歲不登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傅玄傳》:“時比年不登,羌胡擾邊,詔公卿會議,玄應對所問,陳事切直。”
-
736
百年不遇
- 成語拼音:
- bǎi nián bú yù
- 成語解釋:
- 上百年也碰不到。
- 成語出處:
- 老舍《龍須溝》第三幕:“不是要開大會嗎?百年不遇的事,我歇半天工,好開會去。”
-
737
百年大計
- 成語拼音:
- bǎi nián dà jì
- 成語解釋:
- 百年:泛指長久;計:策略。關系到長遠利益的計劃或措施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梁啟超《論民族競爭之大勢》:“數月之間,而其權力已深入鞏固,而百年大計于以定矣。”
-
738
百年大業
- 成語拼音:
- bǎi nián dà yè
- 成語解釋:
- 指關系到長遠利益的重要計劃或措施。同“百年大計”。
- 成語出處:
-
739
百年好合
- 成語拼音:
- bǎi nián hǎo hé
- 成語解釋:
- 夫妻永遠和好之意
- 成語出處:
- 《粉妝樓》第一回:“百年和合,千載團圓恭喜!”
-
740
百年好事
- 成語拼音:
- bǎi nián hǎo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指婚姻喜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我與你姐姐百年好事,千金重擔只在此兩件上面了!萬望龍香姐竭力周全,討個回音則個。”
* 偏正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