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品質的成語 (1109個)
-
681
剪草除根
- 成語拼音:
- jiǎn cǎo chú gēn
- 成語解釋:
- 除草時要連根除掉,使草不能生長。比喻除去禍根,以免后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六年》:“為國家者,見惡,如農夫之務去草焉……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-
682
堅定不移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dìng bù yí
- 成語解釋:
- 移:改變。形容意志堅定;毫不動搖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》:“推心委任,堅定不移,則天下何憂不理哉!”
-
683
涓滴歸公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dī guī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涓滴: 小水點; 比喻極小或極少的東西。 非所應得的東西; 雖然極少極微; 都要繳公; 自己絕不侵占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3回:“真正是涓滴歸公,一絲一毫不敢亂用。”
-
684
鳩奪鵲巢
- 成語拼音:
- jiu duo que chao
- 成語解釋:
- 斑鳩占了喜鵲的窩。比喻強占別人的地方或位置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十三回:“今袁熙,袁尚兵敗將亡,無處依棲,來此相投,是鳩奪鵲巢之意也。”
-
685
劍膽琴心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dǎn qín xī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既有情致,又有膽識(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)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吳萊《歲晚恍然有懷》詩:“小榻琴心展,長纓劍膽舒。”
-
686
決斷如流
- 成語拼音:
- jué duàn rú liú
- 成語解釋:
- 決策判斷就像江河下瀉。形容處理問題果斷敏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 斐漢傳》:“漢善尺牘,尤便簿領,理識明贍,決斷如流。”
-
687
見多識廣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duō shí guǎng
- 成語解釋:
- 識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廣。形容資格較老;經驗豐富;知識廣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還是大家寶眷,見多識廣,比男子漢眼力,到勝十倍。”
-
688
見風使舵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fēng shǐ duò
- 成語解釋:
- 看風向掌舵。比喻隨機應變看形勢辦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別事見風使帆,再作道理。”
-
689
見風使帆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fēng shǐ fān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見風使舵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十九回:“幸喜寫了憑據的二萬頭,中丞已允,卸了我的干系。別事見風使帆,再作道理。”
-
690
矜功伐善
- 成語拼音:
- jīn gōng fá shàn
- 成語解釋:
- 矜、伐:自夸。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。形容極不虛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段灼傳》:“艾性剛急,矜功伐善,而不能協同朋類,輕犯雅俗,失君子之心。”
-
691
急功好利
- 成語拼音:
- jí gōng hǎo lì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急功近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惲敬《三代因革論》:“而又日見貢之簡略易從,爭趨之以為便我。便我,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,徇其民而大奕之。”
-
692
急功近名
- 成語拼音:
- jí gōng jìn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急于求成,貪圖虛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清史稿·高其倬等傳論》:“為政持大體,與夫急功近名,流于苛刻。”
-
693
敬恭桑梓
- 成語拼音:
- jìng gōng sāng zǐ
- 成語解釋:
- 熱愛故鄉和尊敬故鄉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小雅 小弁》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。”
-
694
居功自傲
- 成語拼音:
- jū gōng zì ào
- 成語解釋:
- 居功:自恃有功。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。
- 成語出處:
-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變遷》第十章:“然而毛潤之不但毫無居功自傲的表情,而且異常謙遜地說:‘這算什么功。”
-
695
經國之才
- 成語拼音:
- jīng guó zhī cái
- 成語解釋:
-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
- 成語出處:
- 晉 葛洪《抱樸子外篇 自敘》:“一時莫倫,有經國之才。”
-
696
濟寒賑貧
- 成語拼音:
- jì hán zhèn pín
- 成語解釋:
- 濟:救濟;賑:賑濟。救助寒苦,賑濟貧窮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全相平話·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后集》:“養老尊賢,教其術,畜其能,吊死問孤,濟寒賑貧,與百姓同甘共苦。”
-
697
假虎張威
- 成語拼音:
- jiǎ hǔ zhāng wēi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狐假虎威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》:“費盡他機智,只是要貪名固位,假虎張威。”
-
698
久假不歸
- 成語拼音:
- jiǔ jiǎ bù guī
- 成語解釋:
- 假:借;歸:歸還。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。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歸,惡知其非有也?”
-
699
潔己奉公
- 成語拼音:
- jié jǐ fèng gōng
- 成語解釋:
- 保持自身廉潔,一心奉行公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書·林邑傳》:“法命肅齊,文武畢力,潔己奉公,以身率下。”
-
700
拒諫飾非
- 成語拼音:
- jù jiàn shì fēi
- 成語解釋:
- 諫:勸告;飾:遮掩;遮蓋;非:錯誤。拒絕別人的規勸;掩飾自己的錯誤。
- 成語出處:
- 荀況《荀子 成相》:“拒諫飾非,愚而上同,國必禍。”
* 人物品質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