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人物品質的成語 (1109個)

    701

    艱苦奮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kǔ fèn d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竭盡全力去工作或斗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第二章:“沒有中國共產黨在過去五十年間的艱苦奮斗,挽救新的亡國危險是不可能的。”
    702

    救困扶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ù kùn fú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救濟扶助陷于困境危難中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劉君錫《來生債》第四折:“救困扶危,疏財仗義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    703

    見利忘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lì wà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。形容貪財自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樊酈滕灌靳周傳》:“當孝文時,天下以酈寄為賣友。夫賣友者,謂見利而忘義也。”
    704

    雞鳴而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míng ér q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雞叫時就起床。形容勤奮不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雞鳴而起,孳孳為善者,舜之徒也。”
    705

    舉棋不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ǔ qí bù d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舉:拿起;拿著。拿著棋子不知道該怎么下。比喻臨事猶豫不決;拿不定主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弈者舉棋不定,不勝其耦。”
    706

    堅強不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qiáng bù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屈:屈服。堅韌、剛毅,毫不屈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
    707

    將勤補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g qín bǔ zhu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勤奮彌補笨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白居易《自到郡齋題二十四韻》:“救煩無若靜,補拙莫如勤。”
    708

    捐軀殉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uān qù xùn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殉國:為國家的利益而犧牲生命。為了國家而獻出生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魏·楊衒兺《洛陽伽藍記·追光寺》:“既見義忘家,捐生殉國,永言忠烈何日忘之!”
    709

    見錢眼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qián yǎn h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見錢眼開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58回:“其中最易辨的,就只那雙賊眼,因他見錢眼紅,所以易辨。”
    710

    急起直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qǐ zhí zh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立即振作起來;迅速追趕上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、許厪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35回:“急起直追,猶虞不及。”
    711

    堅韌不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ān rèn bù b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拔:動搖;改變。形容意志堅定頑強;不可動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方毅《讀》:“需要的是刻苦學習,刻苦鉆研,始終不懈,堅韌不拔。”
    712

    濟弱扶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 ruò fú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弱:弱小;傾:倒塌,比喻境遇困難。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劉基《沁園春》詞:“江左夷吾,關中宰相,濟弱扶傾計甚長。”
    713

    九死不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ǔ sǐ bù 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九:表示極多。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。形容意志堅定,不認經歷多少危險,也決不動搖退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屈原《離騷》: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。”
    714

    金石不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shí bù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金石一樣不可改變。形容堅守盟約、節操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歐陽修《除許懷德制》:“享爵祿之崇高,荷寵靈之優渥,挺金石不渝之操。”
    715

    汲深綆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í shēn gěng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井深而吊繩短。語本《莊子·至樂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懷大,綆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后以“汲深綆短”喻力不勝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莊子·至樂》:“褚小者不可以懷大,綆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”
    716

    經文緯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g wén wěi w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治理國家的本領,文的武的都具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許敬宗《定宗廟樂議》:“雖復圣跡神功,不可得而窺測,經文緯武,敢有寄于名言。”
    717

    井蛙之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g wā zhī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井底青蛙的見解。比喻偏狹的見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弘明集 明佛論》:“夫一局之奕,形算之淺,而奕秋之心,何嘗有得,而乃欲率井蛙之見,妾抑大猷。”
    718

    積雪囊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 xuě náng y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積雪:南朝孫康映雪讀書。囊螢:晉代車胤把螢火蟲裝在口袋里,借熒光讀書。形容刻苦攻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鄭光祖《梅香》第一折:“使小姐振厥家聲,又何須懸頭刺股、積雪囊螢,那里也齊家治國、顯姓揚名。”
    719

    見賢思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xián sī q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賢:有才德的;齊;看齊。見到有才德的就要向他看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”
    720

    盡忠報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ìn zhōng bào g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全部忠誠報效國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》:“公等備受朝恩,當盡忠報國。”
    * 人物品質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