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品質的成語 (1109個)
-
641
肝膽相照
- 成語拼音:
- gān dǎn xiāng zhà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對人忠誠;用真心相待。肝膽:比喻真誠的心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文天祥《與陳察院文龍書》:“所恃知己肝膽相照,臨書不憚傾倒。”
-
642
高風峻節
- 成語拼音:
- gāo fēng jùn jié
- 成語解釋:
- 高風:純潔清高的風格;峻節:堅定不移的節操。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
- 成語出處:
- 宋 胡仔《苕溪漁隱從話后集》卷一:“余謂淵明高風峻節,固已無愧于四皓,然猶仰慕之,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。”
-
643
孤芳自賞
- 成語拼音:
- gū fāng zì shǎng
- 成語解釋:
- 孤:單獨;唯獨;孤芳:單獨的一支香花。把自己看作是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賞。比喻自命清高;也指脫離群眾;自以為了不起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孝祥《念奴嬌 過洞庭》詞:“應念嶺表經年,孤芳自賞,肝膽皆冰雪。”
-
644
狗茍蠅營
- 成語拼音:
- gǒu gǒu yíng yí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為了名利不擇手段,象蒼蠅一樣飛來飛去,象狗一樣不知羞恥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文天祥《御試策一道》:“牛維馬縶,狗茍蠅營,患得患失,無所不至者,無怪也。”
-
645
茍合取容
- 成語拼音:
- gǒu hé qǔ ān
- 成語解釋:
-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四者無一遂,茍合取容,無所短長之效,可見于此矣。”
-
646
恭敬桑梓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jìng sāng zǐ
- 成語解釋:
- 恭敬:尊敬,熱愛;桑梓:桑樹和梓樹,古時家宅旁邊常栽的樹木,比喻故鄉。熱愛故鄉和尊敬故鄉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之。”
-
647
孤陋寡聞
- 成語拼音:
- gū lòu guǎ wén
- 成語解釋:
- 學識短淺;見聞不廣。陋:見聞不廣;寡:少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戴圣《禮記 學記》:“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”
-
648
寡廉鮮恥
- 成語拼音:
- guǎ lián xiǎn chǐ
- 成語解釋:
- 寡、鮮:少;廉:廉潔;不貪污;恥:羞愧;羞恥。原指不廉潔;不知恥。現指沒有操守;不知羞恥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司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寡廉鮮恥,而俗不長厚也。其被刑戮,不亦宜乎?”
-
649
過門不入
- 成語拼音:
- guò mén bù rù
- 成語解釋:
-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稷當平世,三過其門而不入。”
-
650
肝腦涂地
- 成語拼音:
- gān nǎo tú dì
- 成語解釋:
- 肝膽腦漿濺了一地。形容慘死。也形容竭盡忠誠;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。涂:抹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大戰十七,小戰四十,使天下之民肝腦涂地,父子暴骨中野,不可勝數。”
-
651
甘死如飴
- 成語拼音:
- gān sǐ rú yí
- 成語解釋:
- 甘:情愿;飴:飴糖。甘愿去死,就像吃糖一般。形容不怕死,把死作為快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清史稿·任舉傳》:“舉忠憤激發,甘死如飴,而朕以小丑跳梁,用良臣于危地,思之深惻。”
-
652
蓋世無雙
- 成語拼音:
- gài shì wú shuāng
- 成語解釋:
- 蓋:壓倒。世上再沒有第二個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力拔山兮氣蓋世。”
-
653
旰食宵衣
- 成語拼音:
- gàn shí xiāo yī
- 成語解釋:
- 天色很晚才吃飯,天不亮就穿衣起來。形容勤于政事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陳 徐陵《陳文帝哀策文》:“勤民聽政,旰食宵衣。”
-
654
旰食之勞
- 成語拼音:
- gàn shí zhī láo
- 成語解釋:
- 天色已晚才吃飯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郭璞傳》:“不然,恐將來必有愆陽苦雨之災,崩震薄蝕之變,狂狡蠹戾之妖,以益陛下旰食之勞也。”
-
655
躬先士卒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xiān shì zú
- 成語解釋:
- 猶身先士卒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張說《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》:“誓將首冒鋒刀,躬先士卒,上假神兵之威,下定鬼方之罪。”
-
656
高義薄云
- 成語拼音:
- gāo yì bó yún
- 成語解釋:
- 薄:迫近。原指文章表達的內容很有意義。后形容人很講義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書 謝靈運傳論》:“賈誼、相如振芳塵于后,英辭潤金石,高義薄云天。”
-
657
剛正不阿
- 成語拼音:
- gāng zhèng bù ē
- 成語解釋:
- 剛:剛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
- 成語出處:
-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一員官》:“濟南同知吳公,剛正不阿。”
-
658
裹足不前
- 成語拼音:
- guǒ zú bù qián
- 成語解釋:
- 裹足:包纏住了腳。好像腳被裹住了一樣;不能前進。大多指有所顧慮;停步不前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 楚 李斯《諫逐客書》:“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。”
-
659
躬自菲薄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zì fēi báo
- 成語解釋:
- 謂親身實行儉約。菲薄;微薄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文(漢文帝)又躬自菲薄,治致升平之德。”薛綜注:“躬自菲薄,謂儉約。”
-
660
敢作敢當
- 成語拼音:
- gǎn zuò gǎn dāng
- 成語解釋:
- 敢:有膽量。敢于放手行事,敢于承擔責任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75回:“敢作敢當,才是英雄好漢。”
* 人物品質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