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人物品質的成語 (1109個)

    601

    斷決如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àn jué rú l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如流:像流水一樣多而迅速。決斷事務多而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李彥傳》:“彥在尚書十有五載,屬軍國草創,庶務殷繁,留心省閱,未嘗懈怠,斷決如流,略無疑滯。”
    602

    對客揮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uì kè huī h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文思敏捷。毫,毛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黃庭堅《病起荊江即事》詩之八:“閉門覓句陳無己,對客揮毫秦少游。”
    603

    蹈刃不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ǎo rèn bù x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蹈:踩;刃:刀刃;旋:回旋。面臨危險而不返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孫臏兵法 善者》:“故民見進而不見退,蹈白刃而不旋踵。
    604

    登山小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ēng shān xiǎo l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,眼光遠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”
    605

    低首下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ī shǒu xià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首:頭;下心:屈服于。形容屈服順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祭鱷魚文》:“刺史雖駑弱,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,伈伈睍睍,為民吏羞,以偷活于此邪?”
    606

    獨行其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ú xíng qí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是:對的。不考慮別的意見,只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子夜》七:“美國還不能在世界上獨行其是,尤其在東方,他有兩個勁敵。”
    607

    動心忍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òng xīn rěn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動心:使內心驚動;忍性:使性格堅韌。指不顧外界阻力,堅持下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
    608

    大義滅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yì miè q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了維護正義;對犯了罪的親屬不包庇;使之受到應得的懲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大義滅親,其是之謂乎?”
    609

    大智大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zhì dà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陳立德《前驅》:“他們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,需要百折不回的堅韌毅力。”
    610

    大智如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dà zhì rú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才智極高的,不炫耀自己,表面上看來好象愚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賀歐陽少師致仕啟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    611

    阿諛諂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yú chǎn m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諛:迎合別的意思,向討好;諂媚:巴結,奉承。說話做事迎合別的心意,竭力向討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九卷:“只是這幫阿諛諂媚的,要博相國歡喜,自然重價購買。”
    612

    阿諛逢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yú féng y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諂媚拍馬投合對方的心意;竭力向討好。阿:迎合討好;諛:奉承諂媚。逢迎;主動迎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程頤《周易程氏傳》:“以臣于君言之:褐其忠誠,致其才力,乃顯其比君之道也,用之與否,在君而已,不可阿諛奉迎,求其比己也。”
    613

    阿諛取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ē yú qǔ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諛:曲意逢迎;取容:取悅于。諂媚他,以取得其喜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楊秉傳》:“其阿諛取容者,則因公褒舉,以報私惠;有忤逆于心者,必求事中傷,肆其兇忿。”
    614

    爾虞我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yú wǒ zh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爾:你;虞:猜測。意思是我騙你;你騙我;互相欺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無爾詐,爾無我虞。”
    615

    爾詐我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zhà wǒ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爾:你;虞、詐:欺騙。表示彼此互相欺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五年》:“我無爾詐,爾無我虞。”
    616

    發憤圖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fèn tú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發憤:決心努力;圖:謀求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何香凝《孫中山與廖仲愷》:“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,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,應該~,徹底革命。”
    617

    發憤忘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ā fèn wàng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努力學習或工作,連吃飯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”
    618

    奮發有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n fā yǒu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精神振作,有所作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元史 陳祖仁傳》:“孰不欲奮發有為,成不世之功。”
    619

    肺腑之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fǔ zhī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肺腑:指內心。發自內心的真摯誠懇的話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鄭德輝《芻梅香》第二折:“小生別無所告,只索將這肺腑之言,實訴與小娘子。”
    620

    富貴不能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ù guì bù néng y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富:有錢;貴:舊指官位高;淫:迷惑、誘使腐化墮落。指不為金錢和權位所迷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
    * 人物品質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