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三國成語 (764個)

    341

    延頸鶴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jǐng hè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鶴一樣伸長頸子盼望。比喻盼望心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蜀書》:“今寇虜作害,民被荼毒,思漢之士,延頸鶴望。”
    342

    有機可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jī kě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機:機會;乘:趁。有空子可鉆。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180回:“今魏有隙可乘,不就此時伐之,更待何時?”
    343

    一舉兩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ǔ liǎng q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魏志·郭淮傳》:“兵不遠西,而胡交自離,此一舉兩全之策也。”
    344

    養精蓄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jīng xù r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養:保養;精:精神;蓄:積蓄;銳:銳氣。保養精神;積蓄力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34回:“且待半年,養精蓄銳,劉表,孫權可一鼓而下也。”
    345

    以卵敵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luǎn dí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蛋去抵擋石頭,比喻不自量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演義》第四十七回:“周瑜小子,偏懷淺戇,自負其能,輒欲以卵敵石;兼之擅作威福,無罪受刑,有功不賞。蓋系舊臣,無端為所摧辱,心實恨之!”
    346

    雅量高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 liàng gāo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氣度寬宏,情致高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吳志·周瑜傳》“惟與程普不睦”裴松之注引晉·虞溥《江表傳》:“幹(蔣幹)還,稱瑜雅量高致,非言辭所間。”
    347

    元龍豪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lóng háo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元龍:時陳登,字元龍,曾慢待許氾;豪:豪放。形容性格豪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魏志·陳登傳》:“氾曰:‘陳元龍湖海之士,豪氣不除。’”
    348

    一面之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iàn zhī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單方面的言辭;即某一個方面的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:“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,楊儀等必投魏矣。”
    349

    一面之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iàn zhī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一面之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演義》第一百五回:“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,楊儀等必投魏矣。”
    350

    衣輕乘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qīng chéng f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衣:穿。輕:輕暖的裘衣;肥:肥壯的馬。穿著貴重的衣服,駕馭肥壯的馬。形容生活奢侈豪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雍也》:“赤之適齊也,乘肥馬,衣輕裘。”《志·魏書·王粲傳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鐘會,名公子,以才能貴幸,乘肥衣輕,賓從如云。”
    351

    偃旗息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qí xī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志 蜀志 趙云傳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為翊軍將軍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趙云別傳》:“云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,公軍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
    352

    晏然自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rán zì r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晏然:平靜安定的樣子;自若:不變常態。形容在緊張狀態下沉靜如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 吳志 孫堅傳》:“南陽太守張咨,聞軍至,晏然自若。”
    353

    一身都是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極言膽大勇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蜀志·趙云傳》裴松之注引《云別傳》:“子龍一身都是膽也。”
    354

    原始見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án shǐ jiàn zh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王充《論衡˙實知》:“凡圣人見禍福也,亦揆端推類,原始見終。”《志·魏書·臧洪傳》:“仆雖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見終。”
    355

    倚勢凌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 shì líng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憑借權勢,欺侮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演義》第一回:“吾姓關,名羽,字長生,后改云長,河東解良人也。因本處勢豪,倚勢凌人,被吾殺了;逃難江湖,五六年矣。”
    356

    云屯雨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n tún yǔ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眾多的人聚集在一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演義》第九回:“賊兵云屯雨集,圍定城池,布軍與戰不利。”
    357

    揚湯止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tāng zhǐ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,使它涼下來不沸騰。比喻辦法不徹底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志 魏志 董卓傳》:“卓未至,進敗”裴松之注引《典略》:“臣聞揚湯止沸,不如滅火去薪。”
    358

    一無所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wú suǒ q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一點都沒拿。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魏志·鐘會傳》裴松之注:“會前后賜錢帛數百萬計,悉送供公家之用,一無所取。”
    359

    言笑自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xiào zì r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談笑如常,十分鎮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蜀志·關羽傳》:“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,臂血流離,盈于盤器,而羽割灸引酒,言笑自若。”宋·歐陽修《瀧岡阡表》:“其后修貶夷陵,太夫人言笑自若。”
    360

    衣繡晝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ì xiù zhòu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晝:白天。穿了錦繡衣服在白晝行走。比喻在本鄉作官,或富貴后回到故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志 魏志 張既傳》:“還君本州,可謂衣繡晝行矣。”
    * 三國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