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三國成語 (764個)

    321

    胸懷大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ōng huái dà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懷:懷藏。胸有遠大志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演義》第二十一回:“夫英雄者,胸懷大志,腹有良謀,有包藏宇宙之機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
    322

    心懷叵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huái pǒ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里藏著難以測度的惡意。形容用心險惡。心懷:居心;存心;叵:不可;測:揣測;猜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57回:“曹操心懷叵測,叔父若往,恐遭其害。”
    323

    洗腳上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ǐ jiǎo shàng chu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居于水濱,舟行極便。語出《志·吳志·呂蒙傳》:“又勸權夾水口立塢”裴松之注引晉張勃《吳錄》:“捍孫權呴欲作塢,諸將皆曰:‘上岸擊賊,洗足入船,何用塢為?’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志·吳志·呂蒙傳》:“又勸權夾水口立塢”裴松之注引晉張勃《吳錄》:“捍孫權呴欲作塢,諸將皆曰:‘上岸擊賊,洗足入船,何用塢為?’”
    324

    先禮后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lǐ hòu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;如果行不通;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11回:“劉備遠來救援,先禮后兵,主公當用好言答之,以慢備心,然后進兵攻城,城可破也。”
    325

    喜怒不形于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。指人沉著而有涵養,感情不外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 蜀志 先主傳》:“喜怒不形于色,好交結豪俠,年少爭附之。”
    326

    揎拳裸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ān quán luǒ x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揎拳捋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一百九回:“[夏侯玄]揎拳裸袖,徑擊司馬師,卻被武士擒住。”
    327

    笑容可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o róng kě j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臉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來一樣。形容笑容滿面。掬:用雙手捧起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95回:“果見孔明坐于城樓之上,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”
    328

    心術不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shù bù zhè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人用心不忠厚,不正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19回:“宮曰:‘汝心術不正,我故棄汝!’”
    329

    行師動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shī dòng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指揮大軍作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魏書·明帝紀》“癸丑,葬高平陵”裴松之注引晉·王沈《魏書》:“即位之后,褒禮大臣,料簡功能,真偽不得相貿,務絕浮華譖毀之端,行師動眾,論決大事,謀臣將相,咸服帝之大略。”
    330

    休聲美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ū shēng měi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休:美好。美好的聲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演義》第四回:“陳留王協,圣德偉懋,規矩肅然;居喪哀戚,言不以邪;休聲美譽,天下所聞;宜承洪業,為萬世統。”
    331

    胸中鱗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ōng zhōng lín ji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存心險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蜀志·陳震傳》:“諸葛亮與長史蔣琬、侍中董允書曰:‘孝起前臨至吳,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,鄉黨以為不可近。’”
    332

    尋章摘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ún zhāng zhāi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讀書時只注意摘錄一些漂亮詞句;不作深入研究。也指寫作時摘引、堆砌現成詞句;缺乏創造性。尋:尋找;章:篇章;摘:摘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志 吳志 吳主傳》:“屈身于陛下,是其略也”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:“雖有余閑,博覽書傳歷史,藉采奇異,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。”
    333

    運籌決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n chóu jué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籌劃情況,擬訂作戰策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演義》第四十七回:“赤壁鏖兵用火攻,運籌決策盡皆同。”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練兵》:“所以當水陸軍提督者……猶備有參佐數員,常與運籌決策,以資歷練而審機宜。”
    334

    游辭巧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óu cí qiǎo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沒有根據的話多方掩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評》:“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;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。”
    335

    運籌演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n chóu yǎn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運籌決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魏書·武帝紀論》:“太祖運籌演謀,鞭撻宇內。”
    336

    飲醇自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chún zì z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醇:濃酒。比喻與寬厚人交,不覺心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志·吳書·周瑜傳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傳》:“與周公謹交,若飲醇醪,不覺自醉。”
    337

    魚貫而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ú guàn ér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游魚那樣首尾連貫地進入。比喻有秩序地相繼而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志 魏志 鄧艾傳》:“將士皆攀木緣崖,魚貫而進。”
    338

    言過其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guò qí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言:語言;過:超過;越過;實:實際。原指言語不實;超過自己的實際能力。現多指說話說得過分夸張、不符合實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志 蜀志 馬良傳》:“馬謖言過其實,不可大用,君其察之!”
    339

    燕頷虎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n hàn hǔ x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相貌威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演義》第一回:“玄德回視其人:身長八尺,豹頭環眼,燕頷虎須,聲若巨雷,勢如奔馬。”
    340

    隱介藏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ǐn jiè cáng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介:鱗甲。隱藏形體,使人看不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羅貫中《演義》第二十一回:“龍能大能小,能升能隱,大則興云吐霧,小則隱介藏形。”
    * 三國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