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身焦思的意思 勞身焦思的讀音和出處
- 勞
- 身
- 焦
- 思
- 成語名稱:
- 勞身焦思
- 成語拼音:
- [láo shēn jiāo sī]
- 成語解釋:
- 勞:費;焦:焦急。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夏本紀》:“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,乃勞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過家門不敢入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清·梅曾亮《贈林侍郎序》:“而豈知勞身焦思,獨運于眾人所不見者哉。”
- 是否常用:
- 感情褒貶:
- 貶義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作謂語、賓語;指人很辛苦
- 結構類型:
- 聯合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勞身焦思
- 英文翻譯:
- Working hard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勞身焦思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史記的成語 L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焦急 形容 人為 某事 憂心 苦思
“勞身焦思”的單字解釋
【勞】:1.勞動:按勞分配。不勞而獲。2.煩勞(請別人做事所用的客氣話):勞駕。勞您走一趟。3.勞苦;疲勞:任勞任怨。積勞成疾。4.功勞:勛勞。汗馬之勞。5.慰勞:犒勞。勞軍。6.姓。
【身】:1.身體:身上。轉過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個身。2.指生命:奮不顧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則。身先士卒。身臨其境。身為領導,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養:修身。立身處世。5.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車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機身。6.用于衣服:換了身衣裳。做兩身兒制服。
【焦】:1.火候過大或火力過猛,使東西變硬變脆或燒成炭樣:烤得又焦又脆。衣服燒焦了。2.由于缺少水分,變得干枯、干燥:焦渴。唇焦舌燥。3.著急:心焦。焦急。4.指焦炭:煉焦。5.焦耳的簡稱。
【思】:[sī]1.想,考慮,動腦筋:思想(a.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;b.想法,念頭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維。沉思。尋思。見異思遷。2.想念,掛念:思念。思戀。相思。3.想法:思緒。思致(新穎獨到的構思、意趣)。構思。4.姓。[sāi]〔于思〕多胡須的樣子,如“自捋頷下,則于思者如故矣”。
“勞身焦思”的相關成語
“勞身焦思”的關聯成語
勞字的成語
身字的成語
焦字的成語
思字的成語
勞開頭的成語
身開頭的成語
焦開頭的成語
思開頭的成語
lao的成語
shen的成語
jiao的成語
si的成語
lsjs的成語
勞身什么什么的成語
勞什么焦什么的成語
勞什么什么思的成語
什么身焦什么的成語
什么身什么思的成語
什么什么焦思的成語
“勞身焦思”造句
一曰能勤勉,“勞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過家門不敢入”。
披星戴月,飽歷風霜,勞身焦思而細慮治水良策,薄衣節食而著力平水息浪。
勞身焦思補四方,叫聲姑娘你別慌。
《史記·夏本紀》寫禹治水,“勞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過家門不敢入”。
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,乃勞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過家門不敢入。
他“勞身焦思”,“左準繩,右規矩,載四時”,經過長期的艱苦奮斗,終于在“諸侯百姓”的共同努力之下,制服了洪水。
大禹頭戴笠帽,親執耒鍤,勞身焦思,過家門而不入,實為中華民族勤勞勇敢、堅毅不屈、艱苦奮斗、克己奉公之形象,值永續銘記。
禹既盡心盡力又充滿智慧,他全身心投入治水,“乃勞身焦思,居外十三年,過家門而不入”。
* 勞身焦思的意思 勞身焦思的成語解釋 勞身焦思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