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宋代詩人大全

    [宋代] 徐瑞 徐瑞簡介與生平

    徐瑞(1255~1325),字山玉,號松巢,江西鄱陽人。南宋度宗咸淳間應進士舉,不第。祖父云巖、叔祖東綠皆善詩,叔父潔山居士,弟可玉、宗玉,從弟楚玉、蘭玉皆有文才,次第任散官。諸弟宦歸,各營別墅,極泉池之勝,日夕詠棣其中。時與黎廷瑞、月灣吳存、仇遠景、湯琛及周應極、許季蕃友善,而與黎廷瑞、吳存住處較近,過從甚密。元延祐四年(1317)以經明行修,推為本邑書院山長。未幾歸隱于家,巢居松下,自號松巢。花晨月夕隨所賦,逐年筆記之。時來郡城,則與三五師友觥籌交錯,于東湖、芝山之間更相唱和,亦無虛日。所著則《松巢漫稿》,卒年七十一。吳存挽之曰:“善人已矣,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;后世知之,當在數十卷松巢之稿!”其見重于當時如此。后許竹南《有懷》詩云:“江北江南老弟昆,三生文會幾評論。蚤知傾蓋頭俱白,悔不連床話共溫。洲沒草枯芳士歇,巢傾鶴去故枝存。至今惟有灣頭月,照我溪南水竹村。”

    [宋代] 黃載 黃載簡介與生平

    黃載:詞作家,具體生平不詳,詩詞以描寫山水、花鳥為主,類似于唐代的田園派。全宋詞收錄其詞五首《畫錦堂》(牡丹)、《隔浦蓮》(荷花)、《洞仙歌》、《孤鸞》、《東風第一枝》(探梅),其中以《隔浦蓮》荷花最為出名。

    [宋代] 孫浩然 孫浩然簡介與生平

    孫浩然,宋代詞人,不詳其人。王詵曾畫其《離亭燕詞意》,作《江山秋晚圖》(見攻媿集卷七十)。

    [宋代] 王野 王野簡介與生平

    王野,字子文,寶章閣待制王介之子也,衢州常山人。以父陰補官,登嘉定十三年庚辰劉渭榜進士第。

    [宋代] 李德載 李德載簡介與生平

    李德載,[約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]名、里、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,約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。工曲,存《贈茶肆》小令10首。

    [宋代] 姚寬 姚寬簡介與生平

    姚寬,字令威,號西溪。會稽嵊縣(今浙江省嵊縣)人,宋宣和3年隨父遷居諸暨,其子姚侃、姚僅為諸暨市浬浦鎮陶姚村姚氏遷入祖。宋代杰出的史學家、科學家,著名詞人。

    [宋代] 王楙 王楙簡介與生平

    王楙,宋福州福清人,徙居平江吳縣,字勉夫,號分定居士。生于紹興二十一年,少失父,事母以孝聞。寬厚誠實,刻苦嗜書。功名不偶,杜門著述,當時稱為講書君。客湖南倉使張頠門三十年,賓主相歡如一日。所著《野客叢書》三十卷,分門類聚,鉤隱抉微,考證經史百家,下至騷人墨客,佚草佚事,細大不捐。另有《巢睫稿筆》。宋寧宗嘉定六年卒,年六十三。事見《野客叢書》附《宋王勉夫壙銘》。

    [宋代] 陳成之 陳成之簡介與生平

    高宗紹興六年(一一三六)為入內東頭供奉。九年,奉命撫諭陜西。二十四年,以睿思殿祗候致仕。事見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九九、一二六、一六七。

    [宋代] 蕭漢杰 蕭漢杰簡介與生平

    蕭漢杰,南宋末遺民詞人。號吟所,吉水(今江西吉水縣)人。淳祐十年(1250)進士。有青原樵唱,不傳,今存詞4首。

    [宋代] 韋驤 韋驤簡介與生平

   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,字子駿,錢塘人。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,卒于徽宗崇寧四年,年七十三歲。工詩文。皇祐五年(公元一0五三年)進士,除知袁州萍鄉系。歷福建轉連判官,主客郎中。出為變路提刑。建中靖國初,(公元一一〇一年)除知明州丐宮祠,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洞霄宮,卒。驤著有文集十八卷,賦二十卷,均《宋史藝文志》并傳于世。

    王居安頭像 [宋代] 王居安 王居安簡介與生平

    王居安(約1167~1232),字簡卿、資道,原籍方巖(今屬溫嶺),定居黃巖縣城巖魁坊(今郟家巷)。南宋淳熙十四年(1187)進士,甲科第三名。

    蘇易簡頭像 [宋代] 蘇易簡 蘇易簡簡介與生平

    蘇易簡(958—997)北宋官員。字太簡,梓州銅山(今屬四川)人。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第一,狀元。為將作監丞、升州通判、翰林學士承旨,歷知審官院、審刑院,遷給事中,拜參知政事,至道元年,出知鄧州,移陳州。以文章知名,有《文房四譜》、《續翰林志》及文集。《文房四譜》全書共五卷,筆譜二卷,其余各一卷,附筆格、水滴器。書前有徐鉉序,末有自序。

    陳耆卿頭像 [宋代] 陳耆卿 陳耆卿簡介與生平

    字壽老,號篔窗,臺州臨海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宋理宗寶慶初前后在世。受學于葉適,為適所傾服。嘉定七年,(公元一二一四年)登進士。十一年,嘗為青田縣主簿。十三年,為慶元府府學教授。官到國子監司業。耆卿著有篔窗初集三十卷,續集三十八卷,《郡齋讀書附志》以有論孟記蒙、赤城志等,并傳于世。

    賈昌朝頭像 [宋代] 賈昌朝 賈昌朝簡介與生平

    賈昌朝(997—1065)字子明。宋朝宰相、文學家、書法家,真定獲鹿(今河北獲鹿)人。真宗(九九八至一零二二)朝賜同進士出身。慶歷(一零四一至一零四八)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封魏國公,謚文元,卒年六十八。著作有《群經音辨》、《通紀時令》、《奏議文集》百二十二卷。其著作《群經音辨》是一部專釋群經之中同形異音異義詞的音義兼注著作,集中而又系統地分類辨析了唐陸德明《經典釋文》所錄存的群經及其傳注中的別義異讀材料,并對這些材料作了音義上的對比分析,同時還收集、整理了不少古代假借字、古今字、四聲別義及其它方面的異讀材料,有助于讀書人正音辨義,從而讀通經文及其注文。

    [宋代] 趙子發 趙子發簡介與生平

    趙子發(1218~?),宋代詞人,生卒年不詳。字君舉,燕王德昭五世孫,官保義郎。《全宋詞》存詞17首。

    陳慥頭像 [宋代] 陳慥 陳慥簡介與生平

    陳慥(生卒年不詳),字季常,北宋眉州(今四川青神)人,一說永嘉(浙江今縣)人,陳希亮第四子。居于黃州(今湖北黃岡市黃州區)之歧亭,常信佛,飽參禪學,自稱龍丘先生,又曰方山子,與蘇東坡是好友,常與蘇軾論兵及古今成敗,喜好賓客,蓄納聲妓。

    范致虛頭像 [宋代] 范致虛 范致虛簡介與生平

    范致虛(?~1137年)字謙叔,福建建陽人。宋哲宗元祐三年,中進士,為太學博士,以祖送鄒浩獲罪停官。宋徽宗立,召為左正言,出郢州通判。崇寧初,召為中書舍人,改兵部侍郎。政和七年,入為侍讀、修國史,尋除刑部尚書、提舉南京鴻慶宮。宣和七年,以陜西五路經略使率兵勤王。宋高宗即位,徙知鄧州,尋加觀文殿學士,復知京兆府,因兵敗失城,責授安遠軍節度副使、英州安置。紹興七年,召復資政殿學士、知鼎州,行至巴陵而卒,贈銀青光祿大夫。

    [宋代] 姚述堯 姚述堯簡介與生平

    [約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]字道進,華亭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跡不可考。工詞,著有簫臺公馀詞一卷,《強村叢書》傳于世。

    [宋代] 潘牥 潘牥簡介與生平

    潘牥(fāng)(1204——1246)字庭堅,號紫巖,初名公筠,避理宗諱改,福州富沙(今屬福建)人。端平二年(1235)進士第三名,調鎮南軍節度推官、衢州推官,皆未上。歷浙西茶鹽司干官,改宣教郎,除太學正,旬日出通判潭州。淳祐六年卒于官,年四十三。有《紫巖集》,已佚。劉克莊為撰墓志銘。《宋史》、《南宋書》有傳。趙萬里《校輯宋金元人詞》輯有《紫巖詞》一卷。存詞5首。

    [宋代] 陳瓘 陳瓘簡介與生平

    陳瓘(1057-1124年),字瑩中,號了齋,沙縣城西勸忠坊人。宋元豐二年(1079年)探花,授官湖州掌書記。 歷任禮部貢院檢點官、越州、溫州通判、左司諫等職。 陳瓘為人謙和,不爭財物,閑居矜莊自持,不茍言談,通《易經》。《宋史》稱其諫疏似陸贄,剛方似狄仁杰,明道似韓愈。與陳師錫被稱“二陳”,同斥蔡京、蔡卞、章敦、安敦等。雖為之忌恨,然其人品無不為之折服。因之坎坷,遭遇尤慘。四十二年間,調任凡二十三次,經八省歷十九州縣。欽宗即位,平反昭雪。其精神與岳飛、文天祥同輝,共祀于南通文廟、狼山準提庵及如皋定慧寺等處。陳瓘于書法,造詣亦頗深。真跡傳世唯《仲冬嚴寒帖》。李綱曰:“了翁書法,不循古人格轍,自有一種風味。觀其書,可以知氣節之勁也。”鄧肅曰:“開卷凜然,銅筋鐵骨,洗空千古,側眉之態,蓋魯公之后一人而已。”明陶宗儀曰:“精勁蕭散,有《蘭亭》典型”。由是觀之,其書法出神入化,可謂高妙矣。
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