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詩人大全

魏杞(1121—1184)南宋官員。字南夫,一字道弼,壽州壽春(今安徽壽縣)人,移居明州鄞縣(今屬浙江)。紹興十二年進士。受經于明州趙敦臨。以宗正少卿為金通問使,不辱使命,連擢參知政事、右仆射兼樞密使,后出知平江府,以端明殿學士奉祠告老。
杜旟(yú)(約公元1190年前后在世)字伯高,號橋齋,金華(今屬浙江)人,生卒年均不詳,約宋光宗紹熙初前后在世。呂祖謙門人。淳熙開禧間(公元1174--1207年)兩以制科薦。與弟仲高、叔高、幼高、季高并有詞名,時稱“杜氏五高”。陸游、葉適、陳亮、陳傅良皆贊其文,且與之交。有《橋齋集》不傳。《全宋詞》存其詞三首。

王清惠,約活動于宋度宗咸淳至元世祖至元(1265—1294)前后。宋度宗昭儀。恭帝德佑二年(1276),臨安(今浙江杭州)淪陷,隨三宮一同被俘往元都,后自請為女道士,號沖華。現存詩四首,詞一首,皆融個人遭遇與國破家亡、去國懷鄉于一爐,為亡國遺民長歌當哭之作,格調低回悲壯。
蕭崱,字則山,號大山,臨江軍新喻(今江西新馀)人。泰來兄。理宗紹定五年(一二三二)進士。以史館校勘遷武學博士,進太府丞。有《大山集》,已佚。明嘉靖《臨江府志》卷六有傳。
葉秀發(一一六一~一二三○),南宋官吏。字茂叔,學者稱南坡先生,金華(今屬浙江)人。師事呂祖謙、唐仲友。寧宗慶元二年(一一九六)進士。授福州長溪簿。歷慶元府教授,知政和縣、休寧縣、揚子縣。理家紹定元年(一二二八),知高郵軍。三年卒,年七十。
方信孺[公元1177年至1222年]字孚若,興化軍(四庫總目作,莆田霞皋)人。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,卒于寧宗嘉定十五年,年四十六歲。有雋才,未冠能文。周必大、楊萬里頗贊善之。以蔭補番禺尉,治盜有異績。開禧三年,(公元一二零七年)假朝奉郎使金,自春至秋三往返,以口舌折強敵。歷淮東轉運判官,知真州。后奉祠歸,屏居巖穴,放浪詩酒以終。其父為葉颙宰相的女婿,其為葉颙宰相的孫女婿。
馮時行(1100—1163)宋代狀元。字當可,號縉云,祖籍浙江諸暨(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),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。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,歷官奉節尉、江原縣丞、左朝奉議郎等,后因力主抗金被貶,于重慶結廬授課,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,官至成都府路提刑,逝世于四川雅安。著有《縉云文集》43卷,《易倫》2卷。
許堅,生卒年不詳。 廬江(今屬安徽)人。性樸野,有異術,多談神仙之事。適意往來,行蹤不定。或寓廬山白鹿洞,或居茅山,或游九華山。早年嘗以時事干南唐李氏,以其狂戇,不為所用,遂拂衣歸隱。中主保大時,以異人召,不至。宋太平興國九年(984),自茅山再游廬山。后不知所終。生平見馬令《南唐書》本傳、《詩話總龜》卷四四、《十國春秋》本傳。堅能詩,常于佛寺道觀行吟自若。其《題幽棲觀》、《游溧陽下山寺》等詩尤有名。《全唐詩》卷七五七、八六一兩見,存詩6首、斷句2聯。《全唐詩外編》及《全唐詩續拾》補詩4首。
張淑芳,南宋末期人。西湖樵家女也。宋理宗選宮嬪時,以色美,為賈似道所匿,寵之專房。淑芳知賈必敗,預營別業於五云山下九溪塢。賈南遷日,削友為尼,人罕知者。張善小詞,今存詞三首,收錄于《古今詞話。詞話》卷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