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唐代詩人大全

    [唐代] 盧汝弼 盧汝弼簡介與生平

    盧汝弼,字子諧,范陽人。景福進士。今存詩八首。(《才調集》作盧弼),登進士第,以祠部員外郎、知制誥,從昭宗遷洛。后依李克用,克用表為節度副使。其詩語言精麗清婉,辭多悲氣。詩八首,皆是佳作,尤以《秋夕寓居精舍書事》和《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》(其四)兩首為最善。《秋夕寓居精舍書事》寫秋日鄉思,依情取景所取景物包括“苔階葉”、“滿城杵”、“蟏蛸網”、“蟋蟀聲”等),以景襯情,寫得情景交融,感人至深。《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》寫邊庭生活,一片悲氣彌漫之中又含著雄壯,十分動人心魄。

    劉皂頭像 [唐代] 劉皂 劉皂簡介與生平

    劉皂:咸陽(今陜西咸陽市)人,貞元間(785—805)在世,身世無可考。《全唐詩》錄存其詩五首。

    [唐代] 楊徽之 楊徽之簡介與生平

    楊徽之(921~1000)宋代官員、宋初第一代詩人中的佼佼者。字仲猷,建州浦城(今屬福建)人。后周顯德二年舉進士甲科,起家校書郎,集賢校理,累官右拾遺。因文才出眾,曾奉詔參與編輯《文苑英華》,負責詩歌部分。真宗時官至翰林待讀學士。為人純厚清介,守規矩,尚名教,尤惡非道以干進者,后患足疾而卒,謚文莊。

    寒山頭像 [唐代] 寒山 寒山簡介與生平

    寒山(生卒年不詳),字、號均不詳,唐代首都長安(今陜西西安)人。出身于官宦人家,多次投考不第,被迫出家,三十歲后隱居于浙東天臺山,享年一百多歲。嚴振非《寒山子身世考》中更以《北史》、《隋書》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,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后裔楊瓚之子楊溫,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,隱于天臺山寒巖。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,曾經一度被世人冷落,然而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,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廣泛流傳。正如其詩所寫:“有人笑我詩,我詩合典雅。不煩鄭氏箋,豈用毛公解。”作為中國唐代少有的幾位白話詩人之一,二十世紀以來一直受到日本學者的推崇。自1905年(明治三十八年)起,寒山詩就在日本一版再版,并且有十多位學者對其詩作了大量研究、注釋及翻譯工作。日本著名小說家森鷗外(1862—1922年)曾根據寒山詩集前閭丘胤的序言,寫了名為《寒山拾得》的一篇小說,不少評論家認為是其最好的作品之一。

    江為頭像 [唐代] 江為 江為簡介與生平

    生卒年均不詳,約公元950年前后(漢隱帝乾祐末)在世,字以善,五代時建州人,其先宋州考城人,文蔚之子,避亂家建陽。

    劉晏頭像 [唐代] 劉晏 劉晏簡介與生平

    劉晏,是唐代著名的經濟改革家和理財家。字士安,曹州南華(今東明縣)人。幼年才華橫溢,號稱神童,名噪京師,明朝時列名《三字經》。歷任吏部尚書同平章事、領度支、鑄錢、鹽鐵等使。實施了一系列的財政改革措施,為安史之亂后的唐朝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。因讒臣當道,被敕自盡。

    [唐代] 徐昌圖 徐昌圖簡介與生平

    徐昌圖(約公元965年前后在世)莆田市城廂區延壽人,一作莆陽人。生卒年、字號均不詳,約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。徐寅曾孫,與兄徐昌嗣并有才名。五代末以明經及第,初仕閩陳洪進(仙游人,時任清源軍節度使)歸宋,陳遣其奉《納地表》入宋進貢。太祖留之汴京,命為國子博士,遷殿中丞。昌圖好作詞,風格雋美,為五代詞壇有數名手,啟北宋一代詞風。今人選詞和研究宋文學史的,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。遺詞僅存三首,收入《全唐詩》卷898中,亦曾收入《尊前集》

    [唐代] 任華 任華簡介與生平

    任華,唐代文學家。生卒年不詳,青州樂安(今山東省博興縣)人。唐肅宗時任秘書省校書郎、監察御史等職,還曾任桂州刺史參佐。任華性情耿介,狂放不羈,自稱“野人”“逸人”,仕途不得志。與高適友善,也有寄贈李白、杜甫的詩存世。

    [唐代] 宣宗宮人 宣宗宮人簡介與生平

    宣宗宮人,姓韓氏。平生只寫了一首詩,名為題紅葉。

    張纮頭像 [唐代] 張纮 張纮簡介與生平

    張纮(151—211年),字子綱,廣陵人。東吳謀士,和張昭一起合稱“二張”。孫策平定江東時親自登門邀請,張纮遂出仕為官。后來,張纮被派遣至許都,任命侍御史。但孫權繼位時張纮又返回了東吳,任長史之職。張纮后來建議孫權遷都秣陵,孫權正在準備時張纮病逝,其年六十歲。孫權為之流涕。

    [唐代] 徐凝 徐凝簡介與生平

    徐凝,唐代(約公元八一三年、唐憲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)詩人,浙江睦州人,代表作《奉酬元相公上元》。《全唐詩》錄存一卷。

    司馬承禎頭像 [唐代] 司馬承禎 司馬承禎簡介與生平

    司馬承禎(647年-735年),字子微,法號道隱,自號白云子,唐代河內溫縣(今河南溫縣)人,晉宣帝司馬懿之弟司馬馗之后。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。

    [唐代] 張孜 張孜簡介與生平

    張孜,開封人。母微時生孜,后入宮乳悼獻太子。孜方在襁褓,真宗以付內侍張景宗曰:“此兒貌厚,汝謹視之。”景宗遂養以為子。蔭補三班奉職、給事春坊司,轉殿直。

    [唐代] 韋安石 韋安石簡介與生平

    韋安石(648~712年),唐武則天、中宗、睿宗三朝宰相。

    [唐代] 太原妓 太原妓簡介與生平

    歐陽詹游太原,悅一妓,約至都相迎。別后,妓思之,疾甚,乃刃髻作詩寄詹,絕筆而逝。詩一首。

    [唐代] 辛弘智 辛弘智簡介與生平

    高宗時官國子祭酒。曾與同房學士常定宗爭詩,由太學博士羅道琮判定之。事跡見《朝野僉載》卷二。《全唐詩》存詩3首。

    [唐代] 李昂 李昂簡介與生平

    李昂(并非唐文宗李昂),詩作很少,全唐詩中僅存其二首,他的生平事跡也記載極少,只知道他在開元時任考功員外郎。雖然李昂在唐代詩人里毫無名氣,存詩也少,但他的詩作還是相當不錯的,寫得激越豪壯,恰似一曲嘹亮雄健的軍中樂章,能從中感受到大唐盛時那賁張的血脈。

    [唐代] 文秀 文秀簡介與生平

    江南詩僧。昭宗時居長安,為文章供奉。與鄭谷、齊己為詩友。曾游南五臺。事跡見《唐詩紀事》卷七四、《唐才子傳》卷三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首。另《錦繡萬花谷后集》卷四存文秀詩2句,《全唐詩續拾》據之收入。

    [唐代] 薛能 薛能簡介與生平

    薛能(817?-880?)晚唐著名詩人。《郡齋讀書志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唐詩品匯》、《唐才子傳》均載:“能,字太拙,汾州人(今山西汾陽一帶)。”仕宦顯達,官至工部尚書。時人稱其“詩古賦縱橫,令人畏后生”。唐人交游之風盛行。薛能一生仕宦他鄉,游歷眾多地方,詩多寄送贈答、游歷登臨之作。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。

    [唐代] 金地藏 金地藏簡介與生平

    金地藏,新羅(今朝鮮)僧人,真名金喬覺。金喬覺早年曾經來大唐留學,漢學修養頗深,其詩作被收入《全唐詩》。

    chengrenyouxi